分享

江南水乡建筑木装饰文化(之一) —大木作装饰(下)

 alayavijnana 2018-09-09

三 、木结构表面装饰——苏式彩画

    

    江南水乡古建筑除木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雕饰外,其表面有时也绘饰彩画。目前,尚有较多遗留有彩画的江南水乡建筑,遍布各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特别是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遗留的彩绘,可印证《营造法式》记载的“七朱八白”做法(图6),尤显珍贵。


图6 保国寺大殿“七朱八白”彩画 

    

    苏式彩画是江南水乡建筑艺匠的杰作,地域特色明显。千百年来,它不但广泛运用于水乡各地,还发展成为清代三大类彩画(即和玺、旋子、苏式)中的一种。不过“苏州彩画传到北方,至清代中期在总体构图上已经被官式彩画所改造,完全官式化,北方化了”(王仲杰:《清代中期官式苏画》,《古建园林技术》1988年第4期)。清代北方苏式彩画一般施用于宅园中,其“箍头多用联珠、卐字、回纹等。藻头画由如意头演变来的卡子(又分软、硬两种)。枋心称为包袱,常绘历史人物故事、山水风景、博古器物等”[6]。


    而江南水乡还一直保留着苏式彩画的传统样式。它们大都以梁、枋等建筑构件为单位,按其全长分为三段,左右两段叫包(箍)头,对称画金线如意,或画书条嵌星。中段叫锦袱(枋心),极类包起来的丝织品——锦纹。锦袱可分为直线、圆弧两种,锦袱尖角向上者称正包袱,尖角向下者为反包袱(图7)。锦袱的尺寸大小没有定格,均随被施彩画的建筑构件体量而定。一个锦袱就是一幅画,锦纹相互贯穿,纵横交织,图案错综复杂。每一锦袱都有一个具体的名称,由所绘画的内容而定,如人物袱、景物袱、锦纹袱等,苏式彩画的主要特色体现在锦袱上(图8)。画锦纹的衬托面称锦地,不施彩色的衬托面叫素地。考究的锦地里,画折枝花、香草和各式锦纹,普通者仅简单刷一层青绿。或认为苏州民居现存的彩画是江南明代彩画的一个流派,以包袱锦为主要表现形式,这既是对汉代木梁架上悬挂和包裹绫锦传统的继承,也和江南地区盛产丝绸锦缎有着密切的关系[7]。这样的装饰法还影响到砖石作上,如犁里柳亚子故居砖雕门楼门楣的万字格花包袱装饰、柱础等。


图7 无锡薛福成故居大梁彩绘


图8 黎里柳亚子故居轩桁彩画


    苏式彩画锦袱中所绘题材,多山水、花卉、翎毛、鱼龙、走兽、人物、古钱、兵器、妆奁、毛笔、博古、锦纹之类,以古钱、兵器、工具、妆奁、毛笔、博古、锦纹等为多。其衬边往往极为讲究,常以花点缀,有席纹、回纹、鱼纹、云纹、套八角、素地杂花等多种花样。一幅彩画内两个衬边里的花纹,须式样一致,体量对等。

   苏式彩画常用浅蓝、浅黄、浅红诸色作画,色调柔和、风格淡雅,高洁耐看。太湖东山的凝德堂、念勤堂、明善堂(图9)、春在楼的彩画,都在锦纹上作平式装工。太湖西山徐家祠堂、东山遂高堂的彩画,常熟彩衣堂、无锡昭嗣堂等,更为考究,做沥粉装金,看上去金光闪烁,富丽堂皇(图10、11)。苏式彩画的平式装金有两种,一种是金花五彩地,另一种是金地五彩花,前一种应用较多。


图9 东山杨湾明善堂大梁彩画 

 


图10 东山遂高堂檩条彩画


图11 无锡昭嗣堂檩条彩绘  

 

    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的常熟彩衣堂内,梁、枋、檩、斗栱等大木构件上的彩画众多,共116幅,约150平方米,可分为纯包袱、全构图包袱及仿官式彩画等三大类[8],极为可贵(图12)。



图12 常熟彩衣堂斗拱、月梁彩绘

《东南文化》2001年第10期第81页


    江苏宜兴徐大宗祠全构图包袱彩画,除梁、檩的箍头、藻头、枋心重点装饰外,童柱、角背、山墙等均满铺彩画。特别是在藻头和无锦袱处,采用了较为写实的旋子纹样,似与明清北方图案化的旋子有一定渊源(拟另专文探讨)。徐大宗祠保留下来如此完整的彩画精品,在江南实为罕见(图13、14)。


图13 江苏宜兴徐大宗祠正贴梁架彩画


图14 江苏宜兴徐大宗祠边贴梁架彩画


    太湖东、西两山的明清民居中,尚能见到三百余方苏式彩画。如笔者在东山就多有发现,除上文所述,还有春晖堂、楠木厅、紫金庵后大殿、雕花楼、惠和堂等,年代从明代初叶至民国早期,前后五百多年,均可见到江南水乡之苏式彩画。以清嘉庆前的作品艺术性为上乘,嘉庆后相对较为草率,民国后日益衰落。

    其中,东山春在楼(即雕花楼)内的彩画,可谓苏式彩画之代表,显示出苏式彩画色调柔和悦目,风格清新素雅的艺术风格。二楼明间大梁上的彩绘,中间部分为菱形状图案,旁边还有匀称的长方形图案及蝙蝠,色彩秀丽含蓄,灿若织锦,为锦袱正包袱式。大楼三层脊檩彩绘一支笔一只锭,寓意“必定高升”。春在楼西明厅大梁上的彩绘,在菱形和长方形图案的组合中,有如意及古钱币,主色调由咖啡色、淡绿色和淡黄色组成,淡雅朴素[9]。



四、结语

  

    江南水乡建筑木雕图案风格,活泼秀丽、章法整齐、富有生机,且一草一木都有深刻的涵义,寓意与物,以物比德。一般,如宅主人文化层次较高,其建筑木雕图案、内涵,相应也较为高雅,如以“梅花和仙鹤”寓意“梅妻鹤子”。使人望松柏感其刚毅,睹翠竹思其气节,赏梅花感其高傲,品莲花思其玉洁……。在人物刻画上,既讲究外观细节,又注重揭示其内心世界。一般惯用衣冠表现人物的职业、身份以及所处的时代。人物面部表情丰富,故事场面逼真,背景深远,层次分明,引人入胜,百看不厌。其杰出者,如东山雕花楼的“二十四孝”、“三国演义”、“西厢记”、“二十八贤”等木雕[10]。

    江南水乡建筑木雕构图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背景处理独到,并有一定的程式。就植物配置而言,往往杏在屋角墙头,梅在疏篱竹坞,榴在粉墙绿窗,松在悬崖绝壁。故以低衬高,主体更显雄伟;以短衬长,大小对比强烈;以静衬动,动者更速。具有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形成画面的纵深感。

    深入了解江南水乡建筑木雕艺术,还有助于我们鉴定建筑年代。例如,“五伦图”是将凤凰、仙鹤、鸳鸯、鹊钨、黄鹂五种禽鸟,比喻“五常”,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这是明代才形成的雕刻题材。青石柱基上安放木质柱础,一般是江南水乡明代房屋建筑的一种特征等(内容众多,拟另专门论述)。

    苏式彩画,是以木代纸、水色当墨的建筑装饰画,运用着色、晕染等方法,表现明暗,从而创造立体感。将喜闻乐见的传统绘画,与追求长命富贵的意识揉合在一起,如“金钱双斧”喻为富贵双全,“瓶插三戟”喻为平升三级,“笔、锭、如意”三物喻为必定如意……,不胜枚举(参见表二),使观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符合明、清的时代精神,成为明、清两代苏州地方建筑装饰的代表性艺术,体现了文化、历史价值[11]。



    总之,江南水乡建筑木结构装饰与彩绘,作为大木作装饰的重要手段,既美化环境,又传递信息,与江南水乡建筑风格一样,具有清新、宁静、脱俗、雅致的书卷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E0803-50108017)


[6]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208页。

[7] 徐民苏等编著:《苏州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132页。

[8] 龚德才等:《常熟彩衣堂彩绘保护研究》,《东南文化》2001年第10期,第80页。

[9] 潘新新:《雕花楼香山帮古建筑艺术》,第97页。

[10] 潘新新:《雕花楼香山帮古建筑艺术》第19页。

[11] 潘新新:《雕花楼香山帮古建筑艺术》第31—34页。


参考文献

[ⅰ].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蒯祥与香山帮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

[ⅱ].潘新新.雕花楼香山帮古建筑艺术[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9

[ⅲ].刘秋霖、刘健.中华吉祥物图典[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10

[ⅳ].徐维、徐林晞.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案(一)[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94.1

[ⅴ].徐维、徐林晞.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案(二)[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4.6

[ⅵ].徐民苏等.苏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

[ⅶ].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