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书法家有很多,其中楷书大家居多,今天要说的是唐代草书大家,他的草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怀素是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据说怀素家贫,买不起纸张,小时候找来一块木板然后刷上油漆,就在这个木板上练习书法,后来怀素书艺长进,感觉在这个木块上练习有点滑,笔法不好控制。 怀素所在的寺庙周围种植了很多芭蕉,芭蕉长大后,怀素就把芭蕉叶摘下来,在芭蕉叶上练习书法,老的芭蕉叶摘光了,小的芭蕉叶不舍得摘,于是怀素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站在芭蕉树旁写,不论刮风下雨,怀素从未间断,这就是著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怀素的狂草有如疾风中的劲草,回转自如,奔放有加,一气呵成,是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怀素一生云游,漂泊四海,俗世交往非常广泛。除了书法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以外,他还能赋诗吟句,与当时文化名流如李白、戴叔伦、颜真卿、钱起、陆羽等诸多名人交往甚密。每逢聚集,必饮酒恣情,疯狂极致,杰作连连。 怀素十岁突发奇想出家,父母苦劝不住,只好任由他去。 尽量寺庙做和尚,本应该遵守清规戒律,但是怀素却不这样,怀素很喜欢喝酒,并且酒后唯一的爱好就是写字,寺院的墙上,僧衣上都有他的笔迹。 由于他这种表现,大家都叫他“醉僧”。 怀素在运笔时,更多地发挥了肘的作用,心情相当的舒坦平和,这种运用的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 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笔锋的作用,使笔锋不倒,不弯曲过甚,使墨下注,加强笔锋的力度。 另一方面使笔势直起直落,这样所谓的藏锋与露锋就不再需要予以有意识的关注,下笔自然饱满圆熟,提笔使转也比较自如随意。 怀素的草书狂放中带着一丝细致,勾勒出来的字迹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却有汹涌彭拜的感慨。 草书不像其他字体那样要求一笔一划的写,它只需要简单的勾勒,但又不缺柔美之情。 从此帖中可以看出怀素的功底,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 怀素为人也是狂放不羁,不拘小节。他在草书艺术的历史上,也被广大书法爱好者谈论了许久。 他从颜真卿的口中寻得了张旭草书艺术的奥妙,而且他也爱喝酒,也是在酒后就开始随意书写,和张旭倒是很像,因而他成了自张旭以来的草书艺术的集大成者,其笔法苍劲有力,奔放自如,以其“狂草”闻名于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