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公三年
【原文】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1以瓶水沃2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3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先葬以车五乘,殉五人。庄公卞4急而好洁,故及是。 秋九月,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获晋观虎,恃其勇也。 冬盟于郯,修邾好也。 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一佩一裘于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侯亦服其一。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5之。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弗与,亦三年止之。唐6人或相与谋,请代先从者,许之。饮先从者酒,醉之,窃马而献之子常,子常归唐侯,自拘于司败,曰:“君以弄马之故,隐君身,弃国家。群臣请相夫人以偿马,必如之。”唐侯曰:“寡人之过也,二三子无辱。”皆赏之。蔡人闻之,固请而献佩于子常。子常朝,见蔡侯之徒,命有司曰:“蔡君之久也,官不共也,明日,礼不毕,将死。”蔡侯归,及汉,执玉而沉,曰:“余所有济7汉而南者,有若大川。”蔡侯如晋,以其子元与其大夫之子为质焉,而请伐楚。 【译文】三年春,二月辛卯日,邾庄公在门楼上,下临庭院。守门人用一瓶水洗刷庭院。邾庄公看见,发怒。守门人说:“夷射姑在此小便。”邾庄公命令抓捕夷射姑。没有抓到,更加愤怒,自己从床上跳下来,摔倒在炉火炭上,皮肉溃烂,于是去世。先用五辆车陪葬,后用五个人殉葬。邾庄公向来急躁而有洁癖,所以会这样。 秋九月,鲜虞人在平中击败晋军,俘获晋国观虎,这是因为观虎自恃勇猛。 冬,仲孙何忌与邾子在郯地结盟,重修友好。 蔡昭侯制作两块玉佩和两件裘皮衣服,以此去到楚国,把一块玉佩和一件裘皮衣服献给楚昭王。楚昭王穿戴上,设宴招待蔡昭侯。蔡昭侯也穿戴上裘皮衣服和玉佩。令尹子常也想要,蔡昭侯没有给他,于是子常把蔡昭侯扣留了三年。唐成公去到楚国,带有两匹骕骦马,子常也想要,唐成公没有给他,他也把唐成公扣留了三年。唐国有人相与谋划,请求代替先跟从唐成公去的人,得到允许。让先跟着去的人饮酒,灌醉后,把马偷出来献给子常,子常放唐成公回国,偷马的人捆绑自己去到司法官那里,说:“君主因为玩弄马匹的缘故,使自身失去自由,抛弃了国家。臣子们请求帮助养马人赔偿马匹,必定会有像以往那样好的马匹。”唐成公说:“这是我的过错,几位不要羞辱我了。”都有赏赐。蔡国人听说后,也坚决请求把佩玉和裘皮衣服献给子常。子常上朝,会见蔡昭侯的徒众,命令有关部门说:“蔡国君主住得很久了,官员也不恭敬了,明日,礼物再不完备,将处死。”蔡昭侯逃回国,到达汉水,把玉佩投入汉水中,说:“我要是再渡过汉水向南走,就像这大河一样。”蔡昭侯去到晋国,以他的儿子元和大夫的儿子作为人质,请求征伐楚国。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期间。主要记述了三件事,一是邾庄公因为一件小事生气而摔倒在火炭上,于是去世。二是鲜虞人击败晋军。三是蔡昭侯讨好楚昭王而得罪令尹子常,被囚禁在楚国三年,唐成公也想讨好楚昭王而得罪令尹子常,也被囚禁三年,但唐成公献上礼物,才得以回国。蔡昭侯逃出楚国去到晋国,想凭借晋国力量征伐楚国。 —————————————————— 【注释】1.阍:(hūn昏)《左传·庄公十九年》:“楚人以为大阍,谓之大伯。”《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阍门者,寺人也。”《礼记·祭统》:“阍者,守门之贱者也。”《易·说卦传》:“艮为阍寺。”《庄子·徐无鬼》:“齐人蹢子于宋者,其命阍也不以完。”《说文》:“阍,常以昏闭门隶也。”这里用为守门人之意。 2.沃:(wò卧)通“盥”。《管子·弟子职》:“沃盥彻盥,汎拚正席,先生乃坐。”《荀子·乐论》:“终于沃洗者。”《论衡·偶然》:“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谓水贼火。”《资治通鉴·唐纪》:“持汤沃盥。”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捅覆,久而乃和。”这里用为盥洗之意。 3.旋:(xuán玄)本意为徘徊,这里用为小便之意。《左传·定公三年》:“夷射姑旋焉。” 4.卞:(biàn变)急躁。《左传·定公三年》:“庄公卞急而好洁。” 5.止:(zhǐ纸)《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诗·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巧言》:“匪其止共,维王之邛。”《诗·小雅·甫田》:“攸介攸止,烝我髦士。”《诗·大雅·緜》:“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诗·大雅·凫鷖》:“凫鷖在亹,公尸来止熏熏。”《诗·周颂·振鹭》:“我客戾止,亦有斯容。”《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管子·内业》:“心静气理,道乃可止。”《论语·微子》:“止子路宿。”《礼记·中庸》:“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荀子·解蔽》:“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这里用为停留、逗留之意。 6.唐: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左传·隐公二年》:“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左传·昭公元年》:“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 7.济:(jì技)《书·盘庚中》:“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管子·小匡》:“方舟投柎,乘桴济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楚辞·九章·惜诵》:“济乎江湘。”这里用为渡过水流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