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存在的 人们所认为的常有,只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执着

 睡觉人图书馆 2018-09-10

一禅为一只鸟疗伤,它的伤好了要飞向天空,可是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它的一禅却有些舍不得放它走。师父告诉一禅说:它是属于天空的,你给不了它外面的精彩。一禅哭了。

这个短视频里,标题写的是:有些人一开始就注定是要离开的。

可能有些人想到的是刚刚离开的那个人,刚刚离开的那段情,刚刚离开的某个地方,似乎明白了,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一段情、一个地方是能留住的。所以师父所说的注定,就是一种无常。

那今天来说说无常吧。

无常:没有什么是常有的,一直存在的。人们所认为的常有,只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执着,认为很多物品或者事情都是不会改变的。眼前看到、感受到一直有的,这只是一种相对存在的时间长短问题。《无常经》中云:“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我们生活在一个佛经中叫做“南赡部洲”的地方,这只是佛经中所描述的器世界的一部分而已。大到山川、河流,小到房屋还有人,没有一样是不在变化的,这就是无常的体现。很多人一表忠心就说:我对某某的忠心,日月可鉴等等。这说明人没有日月存在的时间长而已,但并不能说明它们是不改变的。月圆月缺,日升月落,不都是无时无刻在改变吗?如果能够活得时间够长,也许还能看到地球、月亮等其它所能看见的星球的毁灭、新生。所以我说这种常有是相对,人们所执着的常有就是相对的。世间的山,有哪一座千百年来没有变化的?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有哪一座永远矗立不倒的?国家的领导人哪一个能一直在位的?又有哪一个人是不死的?都没有,都是在变化,没有常有的。那有人说,佛祖会不会也是无常?回答是:万法无常。佛祖已经脱离了常有和无常的境界了。到了这个境界范围里时,就即没有无常也没有常有了。这也是书上说的境界,你问我那是种什么感觉,我没有,所以回答不了。

那为什么还要说万法无常呢?我想无常不仅仅是一件事,一个物品的变化那么简单。它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看待事物的心态。在修行法要里面,无常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修行人都很重视这一部分,为啥这么重视?修习这一部分有啥好处?

《菩萨璎珞经》中云:人不计无常,贪著三界荣,如风吹落叶,流转随所趣。意思是如果不重视对无常的修习,必定贪变三界的荣华富贵,这样下去,会随着业力之风流转于轮回之中,感受轮回之苦。所以修习之后会对世间的所执着的东西,有所取舍,最终放下。因为懂得一切皆是无常,皆是痛苦,没有什么好执着,贪恋的。从而一心修习正法,一心求解脱。

人都说放下难,难放下,总是不知如何放下,如果能够认识到万法无常,也就不会执着于自己喜欢的,贪心想要的了,也就放下了。那哪还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啊?对不?

一禅如果本来就知道和小鸟在一起的时间不会长久,他只是一个一时照顾小鸟的过客,又怎么会不让它飞走呢?一禅贪恋与小鸟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又担心它会再受伤,所以违背这个“无常”之理,所以会伤心落泪。

如果认真想想世事真的是无常,没有什么能够真正留下,又有什么好放不下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