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辉能否成为生鲜领域的“美团”?

 水上江鸟沈 2018-09-12
图片
撰文|李华
关注并置顶商业观察家获取零售新闻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探讨。
美团成功连接了餐饮商家与用户,通过高频餐饮业务构建了一个平台。永辉是否又能通过生鲜业务将上游分散的种植者、商店与消费者连接,打造出一个平台?
永辉目前似乎正在往这方面做,他已经明确将自己的业务定位成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业务。他要成为一家科技企业,并为此组建团队,永辉拥有了新的线上业务负责人。基于腾讯合作的永辉的云平台近期将会上线。他与腾讯的合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未来,可能形成一套成熟、产品化的体系,进而输出市场。
整体看,生鲜业务与餐饮业务同样是高频业务,市场总盘子都很大,这个市场有机会培育出一个新的平台。当下市场,盒马、永辉、沃尔玛、物美多点、步步高,又或者某一家初创企业。看起来,都有机会做出全国性平台。
但具体来看,生鲜业务平台化又要比餐饮业务难很多。比如餐饮毛利很高,可以支付外卖平台的佣金,所以生鲜业务的平台化模型可能不会是现有外卖平台的形态。
美团外卖过去所做的工作是将餐厅与消费者连接,这个连接的“路径”更短。所以,产品化方案相对更容易,复制很快。生鲜业务呢则产业链更长,从育种、标准化基地种植采摘、化肥使用到加工、冷链物流、包装、门店运营表现等,而要满足最新的消费需求,可能还要加工化、食品化操作。
每个环节其实都关系到最终消费者购买时的品质展现,每一个环节都是“损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也都能直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整合既有环节需要大投入构建基础设施。
因此,到目前,市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一个绝对领先、完全成熟的平台企业。整个生鲜零售市场,依然呈现出“杂牌军”为主导的特征。
也正是因为生鲜平台化、生鲜标准化更难,给与了线下零售企业机会。换个角度思考,如果生鲜业务能更容易平台化,那么,市场可能早就出现平台化的组织了,没有线下零售企业什么机会了。就好像外卖平台卖的虽是餐饮商品,但做起外卖平台的却不是餐饮企业。
进展
《商业观察家》重点关注永辉,因为无论是从销售体量,还是从生鲜运营能力角度。永辉过去所构建的从基地直采、供应链资源整合到门店的生鲜运营能力是领先于市场的。
而凭借这套生鲜运营能力基础,永辉既希望成为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为消费者、用户提供日常生活的必须商品、消费内容,成为“水电煤”。也要成为零售行业的基础设施,可能是一个合伙人的创业平台(合伙人制度),是合作伙伴、商家、供应商、客户的服务平台,是零售上下游的生态平台。
总体而言,永辉的平台定位,可以部分理解为连接上游商家、供应商到城市消费者、用户的整个中间业务。
而要做这样平台,一定是要形成强协同的生态关系,因此,重要的工作可能就是全链路的数字化,从消费者端的数字化到供应链流程的数字化,到上游商家、供应商端的数字化。
只有全链路数字化、数据共享,才会产生强协同效应,才能以需定产构建供应链,才能导入更多营销、变现工具,以及最大化提升自身及合作伙伴的效率,进而复制市场。
由此,对于永辉的平台业务进展,《商业观察家》近期也关注了永辉的数字化进展,关注了其与腾讯的战略合作进展。
图片
从腾讯、永辉的相关业务负责人告知的情况看,永辉、腾讯的业务合作已经处于了比较深入的阶段,方方面面都有深度合作。具体来看,主要有三大块。
首先,是与腾讯云的合作。
今年,腾讯开发推出了“五优”整体产品解决方案,永辉都有落地试点案例,已经接近全面复制了。
对于“五优”产品方案,会不会通过永辉来输出中国整个零售市场,永辉相关方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五优”产品还在模型完善中,目前来讲,是吸收和应用过程中,是不是吸收过来对行业输出这个还太早。
“五优”是指优客、优Mall、优品、优码、优评。
腾讯云智慧零售业务副总经理喻帅作了解释,优客是主要应用LBS的能力和技术,帮助商户做开店以及商圈分析,及做一些运营效率的提升。
优Mall主要是利用计算机CV技术,通过计算机的识别知道每天来店的人有多少,分别在哪些时段以及它的客群属性是怎样的。甚至可以利用和CRM的打通,把人脸和具体消费行为做绑定。门店里每一个人的行为轨迹,在哪个区域停留时间,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能力了解。简单说就是门店行为轨迹数字化。
优品就是基于数据指导选品的工具,把一些算法和数据融合到线下选品场景中。每一个门店的商品根据门店客群周围的消费习惯、层次、偏好,甚至这个区域一些产品、商品的特性做调整。
这个产品在上海的两家永辉门店已有落地应用。喻帅称,从应用情况看,会员品类的销售额环比增加了108%。优品也有销量预测能力,即在这个区域开店,未来三个月销售额情况可能会是怎么样的。
优码是将数据链条与上游品牌商家链接,通过一件商品一个单独二维码的方式,让品牌商能够触达到C端用户,让品牌商知道哪位消费者具体消费那件商品。能做到从出厂到最后被消费掉的整个流程痕迹监测。由于品牌商普遍采用多级分销体系,品牌商以前是不太能知道谁消费了他生产的商品。
优评,是通过NLP和NLU技术能力,快速感知网络中对品牌商,及其竞品的“舆情”,半小时内做到感知和通告。
腾讯云目前也在帮助永辉云搭建云平台、云计算能力,预计近期会正式上线。
喻帅称:“腾讯云和永辉云的合作,是非常深的。比如在机房的建设、永辉云专有云的建设上,腾讯也会把我们的能力及时输出给到永辉云做。”
用户数字化
其次,是既有门店客流数据化。
对于永辉既有门店客流的数字化,除了“五优”中一些产品方案外,还包括扫码购应用和既有线下流量经营。
扫码购在永辉目前覆盖的门店中,很多已经达到了30%的支付比重。扫码购的价值主要是:1、为顾客带来便利,不用排队等候收银。2、消费者选购行为、支付数据沉淀。3、流量入口价值,将扫码购功能嵌入线上平台(小程序),消费者使用扫码购,也就进入线上商品池、到家业务平台,会对到家业务形成认知。由于现在的市场存在太多分流渠道,年轻消费者可能一两个月才来一次大卖场,因此,通过扫码购“传递”到家业务,可能会有入口价值。4、可复制性强。扫码购只要扫商品既有条形码就能完成支付选购,对门店的改造周期、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快速复制门店。
线下流量运营方面,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项目总监张鹏称,目前,用户流量经营这块就是把所有腾讯系的七种武器能够给永辉带来流量的手段全部利用起来。“比如微信群,永辉在之前可能没有这么多的经验,我们帮永辉建立了针对社区的微信群,在群里面做营销。还有我们的公众号,原来公众号比较分散,可能每个区域每个店都有公众号,我们这边也是梳理了公众号。还有包括广告,其实效果广告用起来还有一定的专业性,我们也用我们的广告运营商帮助一起来做这些事情。”
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运营行销经理叶剑则称:“我们在合作三个月当中,永辉小程序UV月环比提升超过30%以上。小程序订单占到家业务比重,在8月份,占比超过50%。”
最后,是供应链优化层面。
供应链的数字化,其实基础是用户的数字化,形成用户洞察后,按需来定制供应链,配置商品,进而提升供应链效率。
单纯在供应链端的优化、数字化,目前,永辉与腾讯的合作主要是在AI,云计算层面。
喻帅表示:“腾讯云会以数据和AI方式,向合作伙伴提供这样一些能力,比如做一些路径的计算。不光是在商品供应链上,在O2O到家服务包括配送路径优化等,我们会有相应的能力提供给合作伙伴,不用他重新做一套完整的能力。配送这块会做底层物流系统,腾讯云在底层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腾讯云和永辉云有更多的合作,这个层面可能更多偏下层。”
对于永辉生鲜供应链能力更好向市场输出,腾讯也开发了一些工具。比如腾讯利用语音识别、下单,以及语义理解能力,做了一个零售语音助手,客户直接可以通过永辉企业购小程序就可以说话。永辉在后端可以收到下单信息,完成配送。整个过程数字化了。
永辉云创联合创始人、永辉线上业务负责人张晓辉则表示:“我们也在跟腾讯做永辉的云计算,希望能够用算法让商品数据化,这个是在推进过程中的。”
从以上业务进展看,永辉与腾讯的合作,正在构建数字化零售的基础能力。
《商业观察家》认为,目前,双方的合作,包括永辉平台化推进,当下重心可能还是在于前端用户、消费者的数字化。即将门店客流数字化、会员数字化、商品数字化、运营数字化。
这部分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用户数据获取沉淀,线上线下会员、商品、运营、系统打通。为此,永辉在构建基础设施,开发提供更多工具。比如云平台,这主要是消费者、商品数据储存、大数据、计算的基础设施。扫码购、社群则主要是用户数据的获取与沉淀。
运营则有线上线下系统的贯通,张晓辉称,永辉已经开发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ERP系统。
等等。
而当门店前端、用户的数字化完成之后,一方面,这一套模型配以永辉的生鲜运营能力可以输出市场,覆盖更多门店、用户。
另一方面,更好的用户洞察对于上游供应商端也将起到更好价值,让供应商知道他们的产品具体是谁在买,跟供应商系统、数据打通。还有哪些消费需求未被满足,按需定产重构供应链以控制生鲜损耗和提升效率,导入金融工具以稳定生产控制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风险等。
简单说,也就是将数字化链条“扩展”至上游,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更好服务、整合、提效供应商,进而形成强协同的生态圈平台。
永辉目前已经入股上游企业。永辉云创战略合伙人、到家业务负责人冯辉称:“供应链端其实我们也有很多板块在做,早期的超市板块最早从ERP到我们的GDA,还有相关的软件商,我们都是做供应链板块,还有仓储科技的申请。我们还跟清华大学成立了智能供应链研究院,也来帮助我们提升供应链整体的效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