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务必告诉孩子:如果在外面有人打了你,不进一寸,也不失一毫!

 左本勇的图书馆 2018-09-12

孩子在一起玩耍打架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很多家里面有两个小孩的家长们也是见怪不怪。但是,他们有些也会为此而感到头疼,在家里面打架的是自己的亲兄弟,是一时间的闹着玩。但是在学校或是在外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家长们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关于打架的问题,是应该正面应对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教育界有一句经典的语句,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是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他们围绕这个话题产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遇到这种事尽量避免正面冲突;还是告诉家长;更或者是打回去。

在我还没有孩子之前,我对这个话题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我还体会不到自己孩子遇到这种事的心情。我不知道我自己的孩子遇到这种事会如何处理,是怎么选择。

在前几天,我带着我的女儿到她最喜欢去的游乐场玩,在小朋友多的地方感觉女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她玩得很开心。忽然间一个男孩子跑过来抢走了他手上正在玩的玩具,并一巴掌打在了女儿的脸上,瞬间出现了一个淡淡的巴掌印。

她并没有哭,而是反应极快的还了一巴掌在男孩的手臂上,打得男孩瞬间撒泼打滚的躺在地上大哭了起来,平时我女儿犯了错我会很严厉的教育她一番,可是今天我没有,因为我看见这并不是她的错。

男孩的妈妈见状跑了过来抱住了他的儿子仔细询问是谁打的,男孩一下向我们指了过来。那位家长恶狠狠地对我们说必须让我们道歉,可是我心里清楚的是这位妈妈并没有看见事情的真正经过。

我必须告诉她事情的真相:首先是你的儿子先过来抢走了我女儿手上的玩具并且打了一巴掌在她脸上;如果你的儿子先向我们道歉,那我也会让我的女儿向你们道歉。

那位家长听了之后气冲冲的抱着自己的孩子就走了,没有留下一句道歉的话,我的女儿很高兴的抱着我,她是同意了我的做法。

我相信我的孩子,遇到事情不会畏惧,但也不会主动惹事,她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在她的心中会爱憎分明。我并不同意遇到事情一味的忍让和逃避,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渐渐失去自己对好恶的判断能力。只有让伤害别人的人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可以随意被欺负的人,这就是保护自己最好的一种本能。

所以,我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遇到被欺负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第一意愿,不能畏惧和退缩。准备好自己的铠甲,保护好自己让别人无处可攻。不做主动挑事的孩子,也不做怕事的孩子,勇敢面对,保护好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