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从盛唐走来——中秋诗词之美

 lixj1028 2018-09-13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 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秋时值秋季,始终带着所有传统节日中最烦杂的情感纠葛,三分清冷萧瑟,三分收获欢乐,还夹杂着三分亲情怀远。正是这种复杂,却总能直指人们心中最柔软的的地方,从古代的墨客,到如今的文人,笔下流传出的文字令人醉美。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月上夜空,清冽的月光洒满庭院,诸声渐悄,露已湿桂。广寒宫里的嫦娥,抚摸着月桂树下的玉兔,有的或许只有”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无奈。独自凝望,孤寂渐上心头,家人此时不知何处。今夜同是沦落天涯,诸君心情可又各自不同。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唐·刘禹锡 《八月十五夜玩月》

月光如洗,荡涤宇内,暑气已消,秋高气爽,万物清丽。望舒御月光耀万丈,放牧群星,星辰星光微淡。天上、人间恐怕只有“玉京“能将一切看得那样闲适安然,尽管”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不改的总是那不变的家国情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一轮明月渐起,普天共望,纵然是你我身在天涯,却阻挡不了漫漫长夜中想你的那颗心,月光驱赶烛灭后黑暗,却抚不平露水的寒凉。只能在美梦中将最美的月光双手捧到你的手心。月光悠悠,余韵袅袅,有情人岂怨别离,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