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在辞书中,“性能”一词出现较晚,其词义为“器材、物品等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辞海·语词分册(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910]。“性”主要指性质特征,“能”主要指功能作用。习惯上,中药的功能作用称为“功效”,其内容已叙述于第二章之中。所以中药的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制的理论。主要用以表示各药的性质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性(一说为三性)、药味(习称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毒性;此外,还有润燥、走守、猛缓、动静、刚柔等很多方面。在次要内容中,如走守与动静,猛缓与刚柔等,其含义交叉或相互包容,除润燥等时有所见以外,因多数药物都不典型,十分罕用,本书亦不逐一介绍。 一些中药学著作常将中药的性能称为药性理论,或简称药性及药理。由于“药性”一词的含义缺乏确定性,除可与“性能”互用之外,有时又广泛包罗多种中药基本理论,性能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有时则十分局限,只是用以指代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相当于四性(或四气)的同义语。 “药性”的说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例中第4条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结合现代药剂学的理论,书中之药性,主要是指药材的水溶性、醇溶性,或能否干燥加工丸散,或是否在汤剂中因受热而有效成分破坏或分解等理化特性。《本草经集注》序例中亦多次提到“药性”,如“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案今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上品药性”“中品药性”“下品药性”等,则主要是言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病证。宋·陈延之《述用本草药性》、廚代《药性论》和《药性本草》等以“药性”命名之本草,涉及的内容除以上方面外,还包括性味、毒性、七情配伍、君臣佐使、用药禁忌、炮制、用量确定及折算等。明清两代出现的大批药性赋、药性歌括,则又多偏重于记述药物的四性和功用。当代高晓山主编的《中药药性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在综合各家用法的基础上,认为药性理论有抽象药性、形性药性、向位药性、功能药性、综合药性、配伍药性、方剂药性、禁忌、采收理论、修制理论、制剂与剂型理论、服用理论及若干业已失传的药性理论。 由上可知,历代本草所称之药性,对于中药学的理论,是无一不可包容,无一不可指代的,其内涵可广可窄,使用比较随意。为了避免认识上的分歧和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自20世纪50年代统编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教材以来,一直将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有毒无毒等五个方面的理论,称为“性能”,目前基本上约定俗成,逐渐趋于统一。这样,“性能”一词也就失去了“性指药性,能指功能”的字面意义,完全成为前述药性理论的同谓语。 中药的性能用以反映药物作用的若干性质和特性,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前人将这些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性称为偏性,如张景岳《类经》说:“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欲救其偏,则为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又说:“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中药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在长期实践中从为数众多的药物作用中总结出来,并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的。 中药的各种性能,都是从不同的特定角度,反映药物功用的一种性质或特征,是对该药功用的进一步高度概括。这种概括,往往是以某药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功用,甚至包括某种给药途径等因素为依据的,并不是对该药所有功用或各种给药途径时其作用性质或特点的概括。因此,这些性能只能反映其相关功用的性质和特征,只有应用这些功用时,才具有指导意义。如若干辛凉解表药,其味辛而苦,作用趋向表现为升浮且兼降泄。其辛而升浮,是对发散表邪这一功用特点的概括;其苦而降泄,则是对清肺热、止咳喘等功用特点的概括。以之解表,则与其苦降之性无直接关系;以之清肺降逆,则与其辛散之性无直接关系。药之归经、补泻,情况相同;至于寒热之性,亦无二致。如冰片微寒之性,乃是因其外用有清热之效,用其开窍醒神,未必能清心热而宜于热闭之证。但是,中药的性能一旦被确定以后,便成为指导用药的依据。这时,人们常习惯于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偏概全,盲目地将各种性能视为该药一切功用的特点,这对正确认识中药的性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必须明确,各种性能都是同一认识层次上的概念,因而一种性能不能作为另一种性能的确定依据。性能和功效虽然都与药物作用密切相关,但是两者不是一个认识层次上的内容;功效是药物具体的医疗作用,而性能是抽象的作用特性,并不代表具体作用。离开了具体的药物和功效,性能就很难具有确定的意义。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药石性同用异论》指出:“同一热药,而附子之热,与干姜之热,迥乎不同;同一寒药,而石膏之寒,与黄连之寒,迥乎不同,一或误用,祸害立至。遂古人用药之法,并不专取其寒热温凉补泻之性也。”有时“药似与病情之寒热温凉补泻之性若不相关,而投之反有神效”。该文明确提出了药性寒热补泻与各药功效的区别,清楚意识到“四气”仅仅是药物功效的一种抽象概括,并非具体功效,故不能取代具体功效。文中还昭示用药之时,既要深明药性寒热,更要“真知其功效之确”。所有这些,不仅能补《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一总体用药原则未尽之言;而且对深入研究性能与功效的关系,揭示“去性存用”或但取某些药物特效专功的用药实质,指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 还应当指出,中药的性能与性状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前所述,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性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服药的人体为观察对象,其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而性状是以药材本身为观察对象,用以描述其各种理化特征,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气臭、滋味、质地(如轻重、枯润、疏密、软硬和坚脆等)。据本草记述,前人很早就意识到性能与性状的含义、认识方法截然不同,不能相互混淆。最具代表性的是明·贾九如《药品化义》,其卷一“药母订例”中拟定了论药的8点规范,以防“议药者皆悬断遥拟”的时弊。其“药母”的具体内容是: 体——燥、润、轻、重、滑、腻、干; 色——青、红、黄、白、黑、紫、苍; 气——膻、臊、香、腥、臭、雄、和; 味——酸、苦、甘、辛、咸、淡、涩。 以上四者为“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属于药材的性状,观察对象是药材。 形——阴、阳、木、火、土、金、水; 性——寒、热、温、凉、清、独、平; 能——升、降、浮、沉、定、走、破; 力——宣、通、补、泻、渗、敛、散。 以上四者为“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主要为中药的性能,其观察对象是用药的人体。 前四者为“天地产物”时便客观具有,可直接由药材感知,后四者乃“医人格物”时的主观推理,必须在用药后分析认定。这种认识,在当时十分可贵,至今仍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古代综合性本草,既论药材,又议药性,往往将性状和性能内容混言杂书,长期未能明确加以区分。目前,中药学的分支学科不断分化,研究中药材品质的中药鉴定学等,十分重视药材的性状特点,而且由宏观深入微观。临床中药学更加注重性能,对性状的了解已十分次要了。 宋代理学格物释理的盛行,对中药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探寻药物奏效原理的学风。宋人以药材性状的形、色、气、味、体质为核心,结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气味升降之理,建立了“法象药理”的论理模式。如宋徽宗赵佶《圣济经》卷九即取名“药理篇”,篇中提出:“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物物妙理,可得而推。”“天之所赋,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青空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云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肾;黄石脂法土,色黄而主脾。触类长之,莫不有自然之理。”“腊雪凝至阴之气,可以治温;忍冬凛不凋之燥,可以益寿……”这种阐释药理的方式,为金元和明清医药家广泛沿用。张元素《医学启源》、李东垣《药类法象》、张志聪《本草崇原》、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等本草更是醉心于此。 这种力图从药物自身特征阐明药效的主张,其本意是应当肯定的,其所言之理也较此前本草直观和细腻,使本草学的总体水平为之改观。但其推崇备至,并津津乐道的药性生成原本,又给本草学带来消极后果。该思想的核心,是将药物的某些自然特征,作为产生药效的本原,并认定这些外观特征与内在药效药性之间,存在可推知的对应关系。而实际上,此间只有一些或然的偶合。为能自圆其说,只得取象类比,缘名衍义,“或取其味,或取其性,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徐灵胎《药性变迁论》)。很自然地陷入了实用主义的泥淖,仍不能真正揭示药效之由。 尽管如此,这些都是在药物功用确定之后的说理,完全无损于对药物固有功效的认识。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续断“以形为治”,其“有肉有筋,如人筋在肉中之象,色带紫黑,为肝肾之色,故能补续筋骨;又其性直下,故亦达下焦也。”其理虽难以苟同,但本品“补续筋骨”之功用,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除药材滋味、芳香之气,尚与性能有一定联系外,已不再将药材性状作为解释药理的依据。因此肯定其来源于实践的功用,不拘于其不实的说理,是正确对待“法象药理”的应有态度。 中药各种性能的内容是平行的,互不交叉,互不包容,其各自反映的药物作用特点是不同的。对这些特点了解越多,对药物的认识也就越全面和深入。所以,学习和使用药物时,不但要性味互参,而且必须综合各种性能,区别其共性和差异,抓住个性,才能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以收预期之效。 还必须看到,性能既是对药物作用(主要是功效)特点的高度概括,又是在一定医药认识水平上的产物。由于中药功效部分的发展滞后于性能的确定,本草中对具体药物性能的记述出现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后人根据新的用药经验,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发展,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此外,中药的性能虽然是中药学的理论基础,是指导临床用药的纲领。但是,随着中药功效的层层深入、更加细致准确,很多性能的内容已与功效相融合,或者说若干中药的功效表述中已寓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特点,一些性能的内容失去了单独罗列的必要性。因此,在现代中药学中,全面准确地掌握药物的功效,是正确认识其性能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