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胆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龙胆(《神农本草经》)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滨龙胆的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主产于东北、内蒙古等地,产量大、品质优后一种习称“坚龙胆”,主产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切段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甚苦,以条粗长、色黄或黄棕色为佳。生用。

【历史】关于龙胆名称的来历,历代医家各有解释,如陶弘景曰:“状似牛膝,味甚苦故以胆名”;李时珍则解释道:“叶如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不难看出,古代医家对龙胆药名的解释均着重于其“味苦如胆汁”这一特点。别名有陵游《神农本草经》、草龙胆《本草图经》、龙胆草《履巉岩本草》、苦龙胆草、地胆草《普济方》、胆草《药品化义》等。

龙胆的药用历史悠久,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该书对其功用的描述是“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名医别录》补充了其功用谓其能“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尤其是加入了“止惊惕”的功用,进一步明确了龙胆的应用范围。《药性论》在此基础上,对龙胆所治病证的范围、疾病程度又有新的解释认为龙胆“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使龙胆的功用更趋明确。《医学启源》中补充了龙胆清肝胆湿热之功,谓其“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李杲提出龙胆能“退肝经邪热,除下焦湿热之肿,泻膀胱火”,则是直言龙胆泻肝、燥湿的功用。从上述历代本草著作记载的龙胆功用中不难看出,龙胆的功用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补充,逐渐完善。现代对龙胆的研究亦很全面,无论是成分、药理还是临床、毒理等,均有报道。

【性能】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应用】

一、肝胆湿热

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主入肝、胆二经,善清肝胆湿热郁火,为肝胆湿热证之要药。常用治肝胆湿热所致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其性沉降,亦常治湿热下注之湿热带下、湿热淋证等证。因其苦燥力强,故湿疹湿疮亦可选用。

1. 湿热黄疸   本品善清肝胆湿热,为湿热黄疸所常用。治肝胆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所致的阳黄,常与茵陈、栀子、黄柏等利湿退黄药同用亦可与秦艽、升麻配伍,水浸后煎煮,再加黄牛乳去渣取汁空心温服,以治阴黄,如《圣济总录》龙胆汤。治谷疸、劳疽,如《肘后备急方》所载,以“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梧子,以生姜汁服五丸,日三服”。

2. 阴肿阴痒   本品功能清热燥湿,尤善清下焦湿热。治湿热下注所致阴囊红肿,甚则肿大如瓢,亮如水晶,堕胀疼痛,小便赤热者,常与利湿清热消肿的栀子、生地、木通等同用。据《本草汇言》记载,治阴囊发痒搔之湿润不干,可用本品与五倍子、刘寄奴同煎去渣取汁,加入樟脑末,浸洗外用。现代临床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柴胡、车前子、木通、泽泻、当归、香附、地肤子各15g生地黄2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服药7天评定疗效,治疗经妇科检査无滴虫、真菌的阴痒、阴痛48例,治愈39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中国民间疗法,200513(2)50]。

3. 湿热带下   本品性降下行,善治下焦湿热之证。治湿热下注,妇女带下黄稠腥臭,烦躁易怒等,常与苦参、蛇床子、黄柏等清热燥湿止带之品同用。

4. 湿热淋证   本品性降清利燥湿,亦治湿热蕴结膀胱所致的淋证。如《本草汇言》治湿热下注、灼伤脉络,卒然尿血、茎中痛,以本品一握,水煎服用。亦可与木通、栀子、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5. 湿疹湿疮   本品苦寒清热燥湿。治湿热湿疹、湿疮,既可水煎内服,亦可取液外洗,常与苦参、地肤子、黄柏等清热燥湿、收湿止痒之品同用。

二、肝胆实火

本品苦寒。入肝胆二经,善泄肝胆二经实火。《名医别录》有龙胆“益肝胆气”的记载,《本草纲目》针对该功效解释道:“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可见本品为泻肝胆实火之要药。常用治肝胆实火所致肝火胁痛肝火头晕头痛,肝火目赤等症。

1. 肝火胁痛   《本草正》认为“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治肝胆实火所致胁肋疼痛、口苦、耳聋耳鸣等症,常与栀子、黄芩、柴胡等同用,如《医方集解》龙胆泻肝汤。

2. 肝火头晕头痛   本品又为肝火头痛所常用。多与柴胡、黄菩、木通等同用若肝火头晕目眩、神志不宁,或太便秘结,常与泻肝火、通腑气之栀子、大黄、芦荟等同用,如《丹溪心法》当归龙荟丸。

3. 肝火目赤   肝开窍于目,肝火炽盛上炎则目赤肿痛。本品通过泻肝经实火,能治肝胆实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或生翳。张元素谓其为“治眼中疾必用之药”。可单味水煎取汁外用洗眼,或与清肝明目的夏枯草、青葙子、决明子等水煎内服。《本草纲目》引鸿飞集方则以本品与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服,治眼中漏脓。

此外,因本品主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故《履巉岩本草》有用本品“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的记载,《姚僧坦集验方》治卒下血不止,单以龙胆草煮服用。

三、肝热生风

肝经热蕴则易热极生风。本品为肝胆二经之品,苦寒清泻肝胆实火而能清肝定惊,常用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惊厥、手足抽搐。

高热惊厥本品通过清泻肝胆实火而定惊止痉,常用于肝经蕴热,以致热极生风之证,症见高热惊厥、手足抽搐,常与黄连、牛黄、钩藤、青黛、麝香、防风等清热泻火、开窍定惊之品同用,如《小儿药证直诀》凉惊丸若见小儿急惊、热盛抽搐,或肝经郁火,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常与栀子、大黄、防风、当归、川芎、龙脑等同用,以泻火清热、通腑定惊,如《小儿药证直诀》泻青丸。

【用法用量】3~6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不宜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按语】

一、关于龙胆品种的讨论

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滇龙胆为正品外,还有部分地区的习用品,亦作为龙胆入药,如头花龙胆的全草、建德龙胆的根及根莲、亚木龙胆的根及根莲、红花龙胆全草、德钦龙胆的根及根莲或全草[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56]。

二、关于龙胆炮制的讨论

龙胆大多生用,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龙胆的炮制方法为“洗净、润透、切段、干燥”。除此之外,亦有“酒制”的加工方法,而且有关酒制方法与龙胆苦苷含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也不少见。有研究对龙胆生品和酒制品采用水和甲醇提取法,并将提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发现酒制龙胆中成分变化很大,溶出增多,成分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0(1)107]。亦有以龙胆苦苷为指标,进行酒制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从龙胆切段的长短、酒的选择、加酒的量以及闷润时间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切段长度为5~10mm、加入药材质量1/5白酒、闷润2小时文火炒制的炮制品中,水浸出物的含量及龙胆苦苷的含量最高。经与生品比较,酒制品的水浸出物含量及龙胆苦苷含量均高于生品,可能酒制过程改变了药物的物理性状,提髙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0)2336]。以上炮制方法的研究虽然为炮制工艺提供了依据,但炮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髙临床疗效若能结合药效、临床加以深入研究,就能使炮制方法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根与根茎主含龙胆苦苷、当药苦苷、当药苷等成分。龙胆中还含有龙胆黄碱、龙胆三糖、秦艽乙素、秦艽丙素等滇龙胆还含龙胆碱、秦艽乙素、秦艽丙素等。

二、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的龙胆苦苷有直接保肝作用;龙胆注射液能明显保护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细胞损伤。本品水提物、醇提物均有利胆作用。本品能刺激大鼠胃液、胃酸分泌而具健胃作用。龙胆碱有镇静作用大剂量龙胆能降压、减慢心率。龙胆碱和龙胆次碱能抗炎水煎剂对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龙胆苦苷对疟原虫有较高的毒性注射液有增加尿量作用;甲醇、水提取物能抗癌。

三、临床新用

1. 治疗肝炎   以龙胆泻肝汤随症加减治疗32例肝炎患者,临床治愈27例,显效4例,无效1例[新医药学杂志,1978(10)49]。此外,有以龙胆为主药,随症加味对26例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髙3个月以上,经多种西药治疗无效的肝炎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后恢复正常者22例,5个月后恢复正常的22例中18例转氨酶未发现升高4例复发,再用同法治疗又恢复,其他肝功能化验及症状体征好转[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4)4]。

2.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对轻症能口服者给予20%龙胆草糖浆,日服3次,每次10~15ml昏迷或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21龙胆注射液,每日3~4次,每次2~4ml肌内注射,至退热3日后停药。中、重型者均辅以西药常规治疗。共观察23例,其中重型11例,中、轻型各6例,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者18例,15例有抽搐症状者24小时内控制11例(另4例2天内控制),只有1例重型患者有后遗症[新医学,1972(8)11]。

3. 治疗急性药物过敏   用龙胆桂枝汤(龙胆20g,柅子10g黄芩10g柴胡10g,车前子20g,生地黄10g桂枝10g,白芍6g,炙甘草6g,生姜3片)治疗急性药物性过敏,症见丘疹、水泡、红斑,瘙痒难忍36例,每日1剂,日服2次,服药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显示36例中治愈2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22%[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09]。

4. 治疗逆经   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川牛膝、栀子各12g柴胡、黄芩、泽泻、木通各10g生地黄20g,白茅根、当归各20g,生甘草5g)于经前2~5天服用,连服3~5剂。46例经服用本方,1个月经周期魁血即止者20例,2个月经周期衄血止者16例,3个月经周期《血止者10例。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1):28]。

5. 治疗狐惑病   用龙胆泻肝汤(酒炒龙胆、酒炒栀子、酒炒生地黄各10g炒黄芩、泽泻、当归、车前子各12g柴胡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口服2次,每次250ml连服2周,停药2天,进行第2疗程,一般服药2〜4个疗程。治疗狐惑病(类似白塞综合征)30例,经2~3疗程的治疗,治愈2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广西中医药200124(1)0: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