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新修本草》)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等地。栽培或野生。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片。药材性状:气特异,味苦、辛。以圆柱形、外皮有皱纹、切面色棕黄、质坚实者为佳。 【历史】姜黄因其形似姜而色黄,可浸水染色而得名。异名有宜州姜黄(《本草图经》),蝉肚郁金、宝鼎香(《本草纲目》),黄姜(《生草药性备要》)等。处方中之姜黄,系指选净生用之品。 姜黄首载于唐·《新修本草》,谓:“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是对本品主治功效的最早记载,论述已相当全面。其后《日华子本草》日:“治癥瘕血块。”比《新修本草》之“主心腹结积”更具体,又补充其能“通月经,治跌扑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宋·《图经本草》又补充其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明·《本草纲目》日:“治风痹臂痛”,是对本品主治特点的重要补充。清·《本草述》日:“治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脘痛,腹、胁、肩、背及臂痛。”是对本品理气消胀止痛方面的概括。现代《现代实用中药》日:“为芳香健胃药,有利胆道及肝脏之消毒作用,用于黄疸 又为止血剂,治吐血,衄血,尿血……”是对本品利胆、止血功效的补充。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教材概括其主要功效为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此外,本品兼有祛风痹臂痛、消疮痈肿毒,及利胆、止血等其他功效。近代对本品之品种、药理、药化、临床应用等均有较多研究。 【性能】辛、苦,温。主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 一、血瘀气滞之心、胸、胁、腹诸痛 姜黄辛散温通,苦泄,入血入气,故能活血行气,使瘀滞通而痛解。 1. 心胸痛 血瘀气滞,胸阳不通,心脉痹阻,心胸闷痛或刺痛,配当归、木香、乌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如《圣济总录》姜黄散;临床亦常配川芎、丹参等同用。若心阳不振,心痛寒厥,可配肉桂同用为末,醋汤服之,如《经验后方》方。现代中药著作《抗衰老中药学》谓:“姜黄有缓解绞痛作用。”若胸胁痛,本品配郁金等份,相须而用。 2. 脘胁痛 《丹溪心法》治右胁痛不食,属肝胃气滞寒凝者,配枳壳、桂心、炙甘草同用,以疏肝理气温中止痛,如推气散。 3. 腹痛 因寒凝或虫积而腹痛,发作无时,痛不可忍者,以本品配槟榔、干漆等为末以辛散温通,散寒行气,活血止痛,又消积杀虫,如《杨氏家藏方》姜黄散。 二、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等证 姜黄入肝经血分,能活血通经止痛,一切瘀血所致痛经、经闭、癥瘕积聚、产后瘀滞腹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如《圣济总录》姜黄散,治室女月水滞涩,以本品配当归、白芍、丁香,四药为末,温酒调下,以调顺营血,活血通经,于月经欲来之时先服此药。若经水先期而至,血涩少,其色赤者,属血热夹瘀,可配牡丹皮、黄芩、地黄、当归、川芎等同用,以活血化瘀,泄热通经,如《医宗金鉴》姜芩四物汤。治经闭腹痛,《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单以本品9g,加红糖30g,煎服治之。若产后瘀滞腹痛,可与没药同用,以2:1为末,水或童便煎服,如《普济方》姜黄散。临床亦常与川芎、益母草等同用。若产后寒凝血瘀,腹痛有血块色紫暗,可与肉桂等份为末,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如《昝殷产宝》方。此外,古方还有用以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腹痛者,以本品配当归、地黄、艾叶、鹿角胶同用为散,姜枣汤送服,如《圣惠方》姜黄散。《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用本品配香附,醋制为末服之,治癥瘕,腹中包块者。 三、跌扑损伤、瘀肿疼痛 姜黄能活血行气,散瘀止痛,《日华子本草》日:“治扑损瘀血。”常配苏木、乳香、没药等同用,如《伤科方书》姜黄汤。 四、风湿臂痛 姜黄辛温而兼苦,能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活络而止痛,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常配羌活、防风、当归等祛风湿、活血之品同用。如《赤水玄珠》之姜黄散,以本品配羌活、白术、甘草同用,治臂背痛,非风非痰者。临床有以本品与海桐皮各9g,水煎服治风寒性肩痛者,如《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方。故本品不论是属风寒湿邪痹阻,或是非风非痰由气血不调、经脉不和所致之臂背疼痛均可治之。 五、疮疡痈肿、牙痛、皮癣等 姜黄功能活血消痈,是本品味辛而苦,“入血泄散,故痈疡之坚肿可消”。如疡科常用之敷药如意金黄散,即以本品配伍大黄、白芷、天花粉等组成,以达解毒消肿散结之效;如牙痛、牙龈肿胀疼痛不可忍者,《百一选方》姜黄散以本品配白芷、细辛为末,擦肿痛处,以达辛散消肿止痛之功;如诸疮癣,初生痛痒,《千金方》单以本品敷之。 【用法用量】3~10g;研末服,2~3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1. 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姜黄辛苦而温,《新修本草》谓其“功力烈于郁金”。其活血散瘀、行气下气之力较强,故当慎之。 2. 孕妇忌用。姜黄一药虽本草文献无孕妇禁忌之说,但其活血散瘀力较强,有谓其“破血下气”者。近代实验研究示本品对小鼠、家兔均有终止妊娠、造成流产的作用,其终止妊娠率为90%~100%,故临床对孕妇当忌用本品。 【按语】 一、关于姜黄品种的讨论 姜黄的古今药用品种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迁。本草记载的姜黄品种复杂,来源于姜黄属多种植物,而且郁金、姜黄、莪术往往相混不分。对此,宋·《图经本草》就指出:“郁金、姜黄、迷药(莪术),三物相近,苏恭不细辨,所说乃如一物”。现今所用的为姜黄的根莲,据本草记载其在唐代作郁金使用,以至明·《本草纲目》仍将其切片作片姜黄药用,直至明末以后才将其作姜黄入药,而把温郁金的根茎切片替作片姜黄,并沿用至今,形成温郁金根茎的切片一直作为片姜黄在市场上与姜黄共同流通的局面。但姜黄与片姜黄名称虽相近,而在植物来源、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不同,临床配方应予区别,实不可混用。现代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学》教材均确定以姜黄的根茎作姜黄,其他品种均不再作姜黄药用。 二、关于本品药性“寒、温”之争 唐·《新修本草》首载姜黄,谓其“大寒”,但而后《本草拾遗》则言“温,不寒”。宋、明时期的代表性综合本草如《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等均采取寒温两说并存而不加评论的态度。历代认为性寒者较少,还有金元时期的李东垣等。而认为本品性温者则众,如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日:“姜黄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至清代则多数主张本品性温,如《本草求真》、《本草正义》等。张山雷的《本草正义》力辨本品非寒,云:“姜黄始见《唐本草》,称其辛苦大寒,藏器已辨其非,谓辛少苦多,性热不冷,则《新修本草》寒字,盖亦传写之误……然又谓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则正以入血泄散,故痈疡之坚肿可消,疡科普通敷药之如意金黄散用之,即是此意。固非疏风清热之作用,而乃竟以为除风热,宜乎有辛苦大寒之误矣。”现代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学》教材等均以性温定之。 三、关于郁金、姜黄、片姜黄的异同 郁金为植物郁金、姜黄等的块根,姜黄为姜黄的根茎,片姜黄为温郁金的根茎。三药的植物来源关系密切,为同科属植物;功效也有相似之处,均能活血行气。其不同之处在药性上,郁金性寒,而姜黄、片姜黄则性温;郁金凉血清心,利胆退黄之功较优,而姜黄、片姜黄则温通经脉经络,治风湿痹痛较优;而且姜黄之活血功效较郁金强,为“破血”之品。而姜黄与片姜黄之别在于姜黄多用治心胸胁腹之气血瘀滞诸痛;片姜黄则以治肩臂痹痛为宜。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和姜黄挥发油,另外还有油树脂、糖类、固醇类、多肽类、脂肪酸等。姜黄素类物质主要有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挥发油成分主要有α-和β-姜黄酮、姜烯、芳香黄烯、芳香酮等。尚含微量元素Fe、Zn、Mn、Cr、Ni、Co、Si。 二、 药理作用 姜黄的醇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均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降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更为显著,并能降低肝胆固醇,纠正α-脂蛋白和B-脂蛋白比例失调。姜黄素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与剂量相关;且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并能减少动物肿瘤的生长,能加强常用抗癌药顺铂的抗肿瘤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其挥发油有强力的抗真菌作用。姜黄素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ST、T波变化,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姜黄素能抑制胶原和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姜黄素、挥发油等均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促进胆囊收缩。姜黄水煎剂有明显的终止妊娠作用。此外,还有抗氧化作用、光效应作用及抑制PGS的生物合成作用。姜黄素具有抗纤维化作用,可抑制肺泡炎性细胞的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γ、IL-1B和IL-8的产生。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慢性乙肝 姜黄与田基黄、板蓝根等相伍,清热除湿,解毒祛邪。治疗172例,显效88例,占51.2%;有效65例,占37.8%;无效19例,占11.0%;总有效率89.0%[江苏中医杂志,1985,(10):7]。 2. 治疗高脂血症 姜黄、制首乌、法半夏、苍术各10g,桑寄生、菟丝子、牛膝、丹参各15g,山楂、泽泻各12g,地龙6g。若肝肾阴虚甚者加枸杞、沙参各15g;痰池甚者加石菖蒲、瓜蒌各10g;痰瘀互结者加海藻、昆布各10g。治疗60例中,显效43例(71.7%),有效14例(23.3%),无效3例(5%),总有效率95%[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3):248]。 3. 治疗小儿腮腺炎 姜黄、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白芷、生半夏、生南星、花粉、牡丹皮、白及、陈皮、苍术各等份,碎成细粉,过80目筛,将白凡士林加热完全融化,待50℃左右时加入药粉,白凡士林与药粉的比例为1:4,趁热搅拌均勻,放凉分装成盒备用。治疗时,先将药膏平涂在敷料块上,将腮腺部位清洗干净后,外敷在腮腺部,敷料块的大小视病灶大小而定,敷药后2天换药1次,每个疗程为6天。治疗单侧腮腺炎302例,治愈284例,好转18例;治疗双侧腮腺炎198例,治愈138例,好转60例[陕西中医,2008,8(9):1213]。 4. 治疗慢性胆囊炎 姜黄、郁金、木香各12g,茵陈30g,大黄3~6g。有明显反流性胃炎征象时加制半夏10g,有明显热象时加黄芩15〜30g。以上各组均为每日1剂,分2~3次餐后服。治疗100例,3日内显效77例,1周内显效94例,2周内显效99例,无效1例[中医药研究,1994,(3):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