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论逆境——逆境中的思考》——一本永不过时的书

 cwg270065 2018-09-13

本文参加了【我喜爱的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

                                                      作者:陈伟光

 

     在我家五楼的竹制旧书架上珍藏着一本美国人罗伯▪舒勒著的《论逆境——逆境中的思考》这本书,书本已略显破旧,前几日搬家整理时我还是一眼看到了它,一如重逢的老友,摩挲微黄的书页,我不禁思绪起伏,百感交集……

  30年前即1988年的高考,命运之神并未垂青于我,将我安排在了孙山之后。一向勤奋好学,自小读书之路亦多顺的我,首遇人生坎坷,那些日子常扼腕唏嘘,痛不欲生。那个暑假,也因高考落榜而变得异常漫长。就在我百无聊赖郁郁寡欢之际,我邂逅这本有着简单图案白色封面书。

  

 

先介绍一下书的作者罗伯▪舒勒(1926.92015.4他是一位牧师、布道者,是全球著名的演讲家,与他关联的有两件事最引人注目:一是开办了著名电视广播节目《力量时刻》;二是依靠募捐建成了闻名于世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水晶大教堂。尤其是后件事特别了不起,在身无分文的逆境中,他仍坚持不懈,花费了12年的时间依靠募捐造就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作者非凡的亲身经历,注定了此书的内容的非同寻常,让人读了认识深刻,更让处在逆境中的人感同身受。

 书的内容是提纲式的,分五篇:第一篇为逆境不久 强者必胜。第二篇为建立积极的态度。第三篇为突破困境 争取胜利。第四篇为信心生力量。第五篇为采取行动 成功在望。在人生处在低谷时看完此书,设身处地思考,觉得这些条条框框说到了心坎上,似乎是在专门为我量身定做、说教开导的,虽然落榜后我也曾以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卧薪尝胆的勾践、屡的蒲松龄等人的故事自励而此时真的犹如醍醐灌顶,心情豁然开朗。特别难忘的是开篇,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6个人的小故事让人记忆犹深,更在第四篇读后,我便重拾学科课本,把进高复班学习看成了是读高四,彻底走出阴影,树立信心,坚信寒冬过尽是新春。

 我本文科男,却谋了理科生的职业,工作不遂在电信部门担任过机线员、业务管理员、渠道经理等职务,溜过钢索、爬过杆、抬过柱、做过营业摆过摊,但多年以来,遭遇不顺之时我便常以该书所灌输的精神实质历练自己,因此也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支撑很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从而提升了自己。唉!可叹的是时届中年,又处逆境,且是个大逆境——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父亲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我不轻易放弃,天天呆在医院与家人一道在服侍。老父病情的反反复复、亲戚乡邻的暗示劝告、肇事者的无情冷酷、垫付资金的短缺且数额巨大等等,每一点都能让人有十足的无奈甚至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面对如山的压力,我还得从书中寻求更强大的新力量,我始终坚信:逆境不久!一切幸福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绝非没有希望。

 如此看来,称这本书为“一本永不过时的书”并非言过其实。感谢罗伯▪舒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