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人之模范也”。 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让我们向所有从事“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的老师们道一声——您辛苦了!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古人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古代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被现代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在中国传统师道中,教师被视为道之代表、礼之化身、德之典范。师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的完美,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是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道德高尚与否,关系到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进步和国家未来,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事实上,教育的本质意义,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有着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的交流、情感的互动。鲁迅先生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得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他亲自关怀和热情扶持青年学生成长,不惜“化为泥土”,哺育新生的幼苗。在师德方面,鲁迅先生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以自己的思想、知识、感情和信念去影响青少年。 在8月31日教育部召开的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座谈会上,十位优秀教师的事例动人心弦。他们来自城市、乡村、高原、边疆,贡献各有不同,无一例外的是,在一张张朴素的面孔背后,是一个个孩子热切的凝望、一个个家庭信任的托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下那些平凡、默默坚守的教育工作者们,以三尺讲台为舞台,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辛勤耕耘,培养桃李,在悄然中绽放师德的正能量。 正如一位西方教育学家所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师德在教育中的力量和作用,而在呼唤和期待优质教育的今天,师德的力量更不可轻视。 又是一年教师节,在全社会努力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最受羡慕的职业”的同时,更应让尊师重教、崇尚师德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让“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这种美妙和谐的交响,回荡在每个教师节。(谢晓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