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十八年,专注磨一剑——记山西临汾市尧都区老年大学顾问张德华杨俊瑜 《 人民周刊 》(2017年第2期)
要问他现在主要在做什么,他说:“读书看报,吃饭睡觉,关注老年大学的发展。” 退休十八年,老干部张德华为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老年大学的创办、发展、壮大,为尧都区的老年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也让人从中感受这位耄耋老人的精神魅力。 小车不倒只管推 张德华退休之前曾任公社党委秘书、山西省临汾市临汾县政工组干部办副主任、临汾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临汾市委组织部部长、常委、市委副书记(正县级)等职,一直抓党的建设和党员干部的组织管理工作,并先后多次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奖励。老干部工作作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他时常关注重点抓的工作之一。 早在1985年6月中旬,他参加了山西省省委组织工作会议,6月22日立即在市(县级临汾市)委常委会上汇报传达省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随即筹建了老干部活动中心。 这一年,他带领几位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局相关工作人员北上太原南下运城、闻喜参观考察他们的老年大学,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回来后向市委汇报,得到临汾地委委员、市委书记王春元等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批示以老干部活动中心为依托,创办了全临汾市首家“老年大学”(原临汾市老年大学)。老年大学于1999年3月10日正式开学,为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学员报名人数的增多,课程设置的增加,教学空间也受到限制。于是张德华又利用老年大学学期开学典礼、九九重阳节老干部座谈会、年终慰问老干部等一切机会多次请示书记、市长,向他们汇报老年大学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扩大校舍面积已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于是投资360万元,由老干部局牵头负责工程建设,经过11个月的紧张而又精心地施工,修建了3000平米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内设大小教室(会议室)、台球室、乒乓球室、书画室、健身室,还有室外健身场地及设施,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老年大学和活动中心融为一体,做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不是简单办学校 至此周围人都以为他可以长出一口气歇歇脚了,谁知他又了解到,有个年逾八十的女学员为方便上老年大学,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距离学校十几里地的泊庄村有十几个学员每逢有课骑车而来;一个学员家在距离学校40多里地的土门村,为了上课,冬天天不亮就出发;附近村里一名村民,有一次上课有点迟了,骑着三轮车在十字路口急闯红灯,被交警拦住上安全教育课,他一看再耽误这边的课就要迟到了,连忙跟交警解释,交警也很受感动,劝他以后千万注意安全,急忙放行…… 学员们各种各样的情况让张德华心里十分焦急,他深感创办老年大学并不是简单地把这一所学校办好就行了,还必须往下延伸构建三级网络办学,为此,他又多次跟区委、区政府建议创办老年大学分校,老干部局也大力支持配合,结合为老干部提供“四就近”服务工作,多次召开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分管领导会议,在老年大学建校10周年校庆之际,制定了《尧都区老年大学发展规划》,构建了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教学的目标任务,即在尧都区建老年大学、在乡镇(街道)建老年大学分校、在村(社区)建老年学校。 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中心敬老院、辛寺街办事处、刘村镇等18所老年大学分校(学校),为3000多名离退休干部和社会老年人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和就近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扩展了空间,提供了多样化服务。 尧都区老年大学主要是张德华退休后组团外出考察学习而后创办的,建校之初成立校委会,大家就推举他当校长,但他非常谦虚地说,一个退休干部,当个顾问就行了,“顾问顾问顾得上就问,顾不上就不问”,但这只是老书记用来自谦的一句话,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从不这么做。 付出从未停止 从老年大学开始筹建那天起,他为老年大学的付出就一刻也没停止过,心甘情愿地把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尧都区的老年教育事业中、投入到为广大老年朋友接受终身教育的服务中。从课程设置到代课老师的聘请,从学员的管理到日常校务工作的开展,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 为了体现尊师重教,逢年过节都要慰问各科的代课老师,每逢老年大学的工作人员慰问时,他都要跟他们一起,再带上几位老同志亲自上门拜访,他说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体现领导对老年教育的重视;二是征求意见商讨下学期的授课内容;更主要的是看各位老师对学校管理还有啥宝贵意见。 学校规定每次上课,各科班主任都要随堂听课,但张德华基本上每门课也要坚持跟着听,以便能够及时掌握学员们动态,倾听他们对这节课的反映,他说要不这门课听课人数少了都不知道为啥少。有一次上课中间突然停电了,他亲自打电话给相关单位,问清楚为什么停电,什么时候能通电,他不忍心耽搁学员的宝贵时间。 办老年大学最要紧的是办学经费,他从不为一分钱的支出签一个字,但总是不时地关心过问这个学期经费还有多少,够不够,不够了他再去社会上争取,或者跟在任领导申请。还时常叮嘱大家钱要省着花,“尽钱吃面”。他曾经因为老年大学的经费几次找过去跟他一起共事的现任临汾市领导要,但从没因为个人私事跟任何领导开过口。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办学之初原市委书记的批示语,他自己编成了顺口溜“好事可办,财政支持,一年两万,列入预算”,为此事他时常感念。 对于教学形式的安排,张德华也是费尽心血,他虽然不懂现代的教学方法,但他平时注意收听搜集资料,看书积累,借鉴外地办学经验,并仔细询问代课老师和工作人员,每一种教学方式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可以借鉴。例如,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 为了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除课堂教学外,他想尽一切办法丰富学员们的第二课堂,让大家走出去,参观临汾工农业发展,让学员感受并享受发展变化带来成果。 在尧都区、在临汾,只要提起张德华,人们不由得想到了他创办的老年大学,而一提到老年大学,又会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张德华,他已经成为我们尧都区老年大学的一面旗帜,老年大学的办学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要问他现在主要在做什么,他说:“读书看报,吃饭睡觉,关注老年大学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