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慎终追远 清明做人

 我的书海601 2018-09-14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4-5日。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祭祖,是一个让子孙后代能够集中哀思先祖、寄托情感的传统节日。陆游的一首“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描述了一位老翁,即便在身死魂灭之后,依旧耿耿不忘国家大统,不忘让子孙后代在祭奠的时候,隔空告知。这是怎样的一份家国情怀。因此,清明节这一天,我们要缅怀先祖,慎终追远,更要继承先祖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优良家风,让家风成为家族精神纽带,指引着后代子孙修正身心,清明做人,不断为家族增添荣耀,让德厚家风,福泽万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