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的故事】—另一种世界的“好声音”

 健康慢走 2018-09-15


老朱一个人在走廊放声高歌

老朱今年35岁,从28岁起他就患上了精神病。8年前,老朱因为家中拆迁反复搬家与父母产生了激烈的争吵。彼时,他婚恋不顺,工作遇阻。与父母大吵一架后,他开始闭门不出,试图将外界的烦恼用一道门隔开。数日后,性格偏激的他开始出现言语混乱,思维不清的症状。在家人强烈的劝阻下,他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他开始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自己偶尔失控的行为。

半年后,家中又一次矛盾的激发让他离家出走。此后他白天一个人在某品牌店转悠,晚上在附近的医院病床上过夜。吃快餐店剩下的食物。两点一线,日复一日。家人找到他时,他衣着正常,卫生状况良好,但是不愿意回家。父母无奈之下,只好强制把他带回家。但年迈的父母还是架不住老朱的大力气,他又一次破门出家中出走。他依然白天在某品牌店转悠,晚上去医院借宿。但此时的他,精神状况极剧而下。他开始衣衫不整,蓬头垢面,徒手翻垃圾桶填报肚子,晚上在附近的桥洞过夜。家人一次又一次的找他,但每一次都劝不回去。好心的路人给他钱都不要,只有他的表姐给的钱他偶尔才会要。

今年3月,家人找到他时,发现他有被打的痕迹,他畏畏缩缩的说着,我错了,我要回家。家人把他带回家后,他言语错乱,时而妄想,反反复复做着一个动作。家人想将他带到医院治疗时,他趁机溜走。

半年多过去,他又出现在此前待的品牌店附近。最后在父母和品牌店经理及警察的帮助下,将老朱送到了神康医院接受治疗。

笔者在进入男患者自由活动区时,老朱正开心的唱着时下流行的歌。看到笔者一干人等,他开始兴奋,跟在我们后面,歌声也越来越嘹亮。在接下来的探访时间里,老朱的歌声一直陪伴着我们,从闽南歌曲到国语歌,老朱唱的乐此不疲。在病房拍摄时,他主动要求入镜。夸赞他唱歌水准高时,他高兴的像个孩子。当然,他也有胡言乱语的时候,他说自己有2个孩子,可是他至今未婚娶。他还说自己叫张天老,包青天和吕洞宾是他的兄弟。也谈到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和蟠桃会...



对着我们,老朱不停的说着他的故事

护士说,他每天都这样,其他患者称他是“神康医院的好声音”。曾听说过一种说法,精神病患重复做着一件事,是因为他们想期待不同的结果。而往往这种期待会落空,于是就有了落差。

“其实精神病人没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医生介绍,不少家庭陷入困境是因为陷入了恶性循环。病人发病之初没得到及时治疗,后期病情严重时家人不得不看护,由此造成家庭经济进一步恶化,从而更得不到治疗。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正常地生活、学习与工作,从而回归社会。我们期待像老朱这样的患者能早日回归社会,如他的歌声一样,嘹亮温暖的生活着。

本文转载自:大闽网 腾讯福建频道 心理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