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听这话,刘亚楼就上了火:谁啊,这么横,看看去,看谁敢打我

 云海游龙的书屋 2018-09-15

一次转移中,刚刚到任的刘亚楼接受了一个任务——受东北局的委托,组织指挥火车运输转移干部以及家属子女。

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利用这次较为仓促的转移之机占用公家财产,东北局专门作出一项规定:“迁往后方的人员只准携带自己随身的衣物和生活用品。”

这一项规定一出,刘亚楼当时的任务就由一个变成了两个:一个是负责组织协调车辆转移人员,另一个则是负责监督转移人员所携带的物品。

一开始,刘亚楼觉得这差事挺简单。他知道,向后方转移的同志大部分是红军多年的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子女,思想觉悟比较高,执行组织上的纪律应该比较坚决,所以自己这个“监督员”也就是个例行公事而已。

然而,没想到当他一到车站开始执行任务,就遇到一个“钉子户”。那天,刘亚楼到了车站,让跟随自己去的人到站台上挨车厢看看,自己则到休息室坐了下来。

一听这话,刘亚楼就上了火:谁啊,这么横,看看去,看谁敢打我

没过多久,就有人过来报告,发现了一节车厢上有人带了衣柜,沙发之类的违禁物品。刘亚楼听完报告,头也没抬道:“发现了,还不赶紧让搬下来。”

刘亚楼话还没说完,检查人员就诉起苦来:“那是某领导的东西,他不仅不让搬,还说谁搬就打谁。那些东西都派警卫员给看着呢。”

一听这话,刘亚楼就上火,声音立即高了起来:“谁呀,这么横,去看看,看谁敢打我。”刘亚楼让人带路,直奔那节车厢而去。到那里一看,果然是某领导的东西,而且哪位领导也在车上。

那位领导虽然与刘亚楼不是很熟,但也认识,看到刘亚楼过来,心想他总得给自己一个面子,所以就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刚开始,刘亚楼还好声好气地和那位领导干部说话,看他能不能主动把东西给卸下车来。然而,那位领导却装聋作哑,成心想看看刘亚楼能够拿他怎么样。

一听这话,刘亚楼就上了火:谁啊,这么横,看看去,看谁敢打我

这时候,刘亚楼就不买这个账了,脸色当即黑了下来,半开玩笑似的大声对那位领导说道:“东北局的规定你知道吗?你是领导干部,局里作出的决定应该带头遵守才是啊,你不会是有意和上级精神作对吧?”

刘亚楼一席话使那位领导顿感无地自容,不再阻挡战士下车厢搬东西。

事后,有人向刘亚楼提建议:“你刚当上东总的参谋长,对这里的人和事还不是很了解,特别是一些微妙的人际关系还摸的不是很透,切不可凭着年轻气盛办事,得罪人的事尽就尽量少做。”

不料刘亚楼却不买这个人情,他说:“你这叫红军的办事风格吗?我的原则是,不管遇到是什么人,谁违规定我就说谁。”

那人看刘亚楼认真了,就和他开玩笑,说道:“兴许上次你遇到的那个领导职务还比你低,你不怕得罪他。要是下次你遇到个官比你大的,你真的也敢?”

一听这话,刘亚楼就上了火:谁啊,这么横,看看去,看谁敢打我

“怎么不敢?只要别让我遇上。”刘亚楼硬邦邦地给了“好心人”一个没趣。没想到,这个假设没过几天就让给刘亚楼给遇到了。

据当时在东北联军总部当队列科科长的王怀琛后来会议,又一次,刘亚楼带着他和几个人乘车到后方检查工作。到了车上,刘亚楼发现自己乘坐专列上有一大箱香烟。

按理说,携带这类贵重的东西,自己应该知道,但却没有听人说起过,于是他就问王怀琛:“这是谁的东西?谁让带的?带给谁的?”

一听这话,刘亚楼就上了火:谁啊,这么横,看看去,看谁敢打我

王怀琛看着刘亚楼的黑脸色,加上刘亚楼的问话一声比一声高,不敢加以隐瞒,如是说:“是司令部管理处让带的,是后方领导的。”接着,王怀琛就把那位领导的名字说了。

按职务来说,王怀琛所说的那个后方领导要比刘亚楼高,因此,他觉得刘亚楼会给这个面子,就直说了。

然而,刘亚楼不容王怀琛争辩,当即就要求把那香烟拿了下去,并说:“那个领导要是问起来,就说是我刘亚楼让拿下去的。”

这件事很快就在东北局机关传开了,好多准备在转移时带东西走的人都打消了念头,还有些已经装车准备托运的,也自觉地把东西卸下车来。

不过,这种事通常过了,就算了。对于同志间发生的问题,只要对方悔过,改错了,刘亚楼从不深究。

据说后来,那位同志还成了刘亚楼的朋友,在他当空军司令员之后,还提供了很多方便,解决了不少当时空军建设的急难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