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神!三颗子弹击中军帽,棉絮翻出,头皮焦黄,他却没受伤!

 NGC1952 2018-09-16

邓华上将,是一位打仗善于用计的人,也是一位多次历险又创造奇迹的人,人称“福将”。

1937年冬,邓华为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政委。为了迅速扩大抗日队伍,他带着两个主力连开到了河北满城南关外,与八路军骑兵团副团长李钟奇会合。

这时满城内有一支800多人的伪军,武器精良,战斗力较强,若能把他们争取过来,对抗日很有利。可是,如果硬攻,邓华只有200多人,很难取胜。可若不给伪军打击,他们又不会主动投降或起义。

怎么办?

邓华提出还是要攻城,先把伪军打得服服帖帖,才能招降他们。

如何以200人打败800人?邓华的战术是“敌前示弱”。

如何示弱?

当天,邓华就派出了几十个战士,化装成游击队,有的扛着三八大枪,有的举着大刀片,衣着不整,大摇大摆来到满城城墙外,故意拉开嗓门对守城的伪军挑衅,骂他们是鬼子的走狗、民族的败类,还笑他们无能,说他们不敢开门出城应战。

伪军先是不理睬,时间一长,伪军被激将得一个个都忍不住了,副营长见城下游击队人不多,亲自带着一个加强连出城前来迎战。

伪军冲出城了,游击队立即跑,把他们引到一个洼地里。这时埋伏在四周的八路军立即冲上去包抄。城内的伪军远远望见,才知道上了当,立即扛上轻重机枪,试图救援。但是,城外的伪军与八路军混战一起,城墙上的火力根本无法救援。

在激战中,邓华一直在前沿指挥。

很快,洼地上的战斗结束了,副营长和100多名伪军全部当了俘虏。

李钟奇为邓华神奇的第一招获胜感到高兴,可是一抬头,突然发现邓华的军棉帽被子弹击中,翻了出来,一数,共三颗子弹,把军帽里的棉絮都撕碎了。邓华取下帽子,头部左侧一撮头发也擦掉,一块头皮露出一块淡淡的焦黄。李钟奇说:“太危险了,子弹稍往里擦进半厘米,你就没命了。”

邓华哈哈大笑:“伪军打中我,还没这本事哩!只能弄几根毫毛玩玩!”

李钟奇惊讶地感叹说:“神了,太神了!”

初战获胜,下一步怎么办?

邓华决定叫俘虏的伪军进城去做其他人的工作。不料,他们进城后,就出不来了。

原来,城内伪军每个营都有日本特务,对伪军控制很严。

一计未成又生一计。邓华又下令被俘的伪军,每晚到城墙根下喊话宣传。夜幕中,十几个被俘伪军在城墙下对守城的伪军宣传,喊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李钟奇也去参加了喊话。

就这样,连续喊了三个夜晚。

第一晚,城墙上的伪军先和城外的“弟兄”对骂;第二晚,他们就变得不做声了,听着城外的宣传。李钟奇又指挥大家高声唱起东北救亡歌曲《松花讧上》,城墙上的守军呜呜地痛哭起来。凄楚的哭声在漆黑的寒夜里,叫人无限感伤。

第三晚,夜深人静时,伪军悄悄甩下一根大绳索,吊下一个人来,是一位副队长。他是来与八路军谈判的。

经过几天的“城下攻势”,守城伪军终于觉悟,表示愿意与八路军并肩抗日。

第四晚深夜,守城伪军营长也从城墙上吊下来,表示他们大都是东北人,要求参加八路军,一起抗日。

不久,满城800多名伪军打死日本特务,全部起义,参加了八路军。

满城伪军起义,震动了全国。事后,邓华高兴地对李钟奇说:“我这一块头皮焦黄了几天,损失了几根毫毛,算是值得了!”




扫码购买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