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虚弱的人坚持一个“小动作”,不久后身体出现了这样的变化

 小悟吧 2018-09-16

原标题:脾胃虚弱的人坚持一个“小动作”,不久后身体出现了这样的变化

唾液作为津液属人体的精微物质,有濡养作用,且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咽下之后先入胃中,养胃益脾而后补肾,故“叩齿咽津”养生法不单健脾,也可补肾。

脾虚不能生津、散津在本病的发生过程中也相当重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化生气血津液有常,柔润九窍,四肢百骸。口为脾之窍,涎为脾之液,口干涎少当为脾虚之征。

脾虚不能生津、散津,从而使脾气虚弱,消化不良,胃酸胃痛等多种病症就表现出了来。唾液虽然由脾肾两脏共同所主,但因其由脾化生,而脾开窍于口,唾液又分布于口中,助消化,因此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咽津的中医作用—健脾养胃

健脾:脾与胃相表里,同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元代李杲《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叩齿咽津”能健脾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叩齿能强健牙齿。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碎,从而减轻胃的负担,因此可以养胃;二是脾在液为涎,涎是唾液中较轻清稀的部分,具有帮助食物消化的功能。叩齿、按摩牙龈催生唾液,咽之则滋养脾胃,更有助于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腐熟和消化作用,从而达到健脾胃的目的。

唾液的现代医学作用

消化作用:唾液能把嚼碎的食物“捆绑”成一个个“食团”,利于吞咽。同时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仅让人感觉到甜味,还让食物在口腔中就进入了消化过程。

消炎作用: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蛋白球a等抗菌成分,能抑制或消灭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等,从而预防牙龈、口腔和咽喉发炎。

清洗作用:平均每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可达1000-1500毫升。人的口腔中会积存食物残渣,给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唾液在口腔内不断流动,就相当于对牙齿进行及时清洗,从而保持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护齿作用:唾液所含的钠、钾、磷酸、钙、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成分能维持口腔酸碱度,调节ph值。牙齿表面珐琅质的溶解和沉积是个动态过程,唾液中的钙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氟离子等在保护珐琅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抗癌作用: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唾液能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唾液的消毒过程不仅在口腔中,还会在胃里持续30分钟。每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自由基得到最大程度的清理,抗癌效果最佳。

咽津的做法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十二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十二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每天坚持练习,可以达到补益脾肾、滋阴润燥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