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经济规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股市、债市、汇市、黄金市场、钱币市场,环环相扣,随时随地影响着邮市。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一只蝴蝶震动一下自己的翅膀,都会影响到大洋彼岸的我国资本市场,蝴蝶效应的影响力和杀伤力可想而知。
2015年开始愈演愈烈的新邮打折,很多人都归咎于邮政方面发行量不断增大,从1000多万的发行量逐步增长到丙申猴破纪录的7000多万。2006年历史最低点形成的努力,似乎在2015年开始一朝被毁。
打折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减量成了数百万集邮者苦苦期盼的希望。面对频繁的打折,邮政方面也是骑虎难下,要减少和避免打折,减量的确是不二法宝。可是,一旦减量,邮政的营业收入,一年年递增的经济考核指标就无法完成。不减量,硬撑着,死扛着,最终只能是一套又一套的打折,套套打折,首日打折,集邮者怨声载道。
减量在邮政方面看来,多少有点饮鸩止渴的味道。是万不得已的一剂猛药,如果不是市场到了非完就不可的地步,绝不采取的办法。 2006年的减量,奠定了后来数年集邮市场的长久繁荣,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和社会闲散资金的加入,只可惜好景不长,伴随着文交所的整顿,原本掩盖下的矛盾瞬间爆发,2015年不断增大的发行量,背离了市场的承受能力,导致打折成为常态化。
实事求是的讲,面对持续打折的低迷,面对集邮者的怨声载道。邮政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有益的尝试。提前宣布,狗年生肖票为第四轮生肖票发行量最少的,就是锁定了减量的前提。
只可惜,一方面,集邮者老龄化和不断减少,让生肖票这个热门票、大发行量的品种减量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使用渠道不断变窄,导致消耗成为难题,发行量等于库存量,社会上到处都是新邮,新邮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锐减,投资价值得不到保障,越发影响和制约狗年减量的成效,导致狗年生肖票大小版、套票一样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集邮活动在保持传统集邮的基础上,不可否认使用人数的越来越少,投资,甚至是投机开始逐步增多,我们不能排除资本的逐利性,相反,适当的资本运作对于邮票市场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问题是,如果一味增量扩大发行量,不解决好使用和消耗的问题,发行量等于库存量的前提下,再多的资本进入,再大的逐利性都会被巨大的库存套牢,从而导致资本市场失去流动性和活力,没有资金进行运作,邮票市场就会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2019年,邮政方面要扎扎实实的把减量工作落到实处。用大剂量的猛药,要区分热门票、冷门票、系列票,每一套新邮都要科学定位,在保证预定的基础上,每套新邮的总发行量要核减30%至50%的发行量,基本上持平和略高于2006年的发行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挽回集邮者的信心,挽回市场的信心,挽回整个集邮活动的信心。
减量刻不容缓,市场亟需减量来提振信心,减量决不能停留在口头,决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是在2019年弃订的基础上减量,而且是减少弃订量的百分之五十。全部弃订量减少都不见得能把市场提振起来,在保留50%,等于没有减。
据2018年初的有关报道,2018年的预定仅仅是2017年减少了80万本,80万套相对于一二千万的发行量,连零头都不够。这样的减量根本不是减量,倒不如说是一场打着减量旗号的“作秀”。
看一下2018年新邮的走势就知道,2018年初承诺的减量市场是高度的不认可,集邮者是高度的不认可,资本市场是高度的不认可。
与其在2019年弃订的基础上减量,倒不如不减了。不把减量最后一块“遮羞布”取下来,这样的减量是隔靴搔痒,不痛不痒,不仅仅起不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对市场人气和信心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恐慌。
减量!减量!减量!请听一下集邮者的心声和呼吁,保证预定的基础上,还有多少集邮者购买邮票。不减量,真的坐等市场无可救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