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六

 随缘Cai_wl 2018-09-18

测距对焦装置

测距装置就是拍摄对焦工具。它用来调节被摄主体至摄影镜头之间的距离,在影上称为调焦( Focus)或对焦。要想让照片成像清晰,必须严格对焦。

照相机的测距装置种类很多。最早的照相机是目视测距,后来的平视取景照相机采用双影重合装置,到了单反照相机里有裂像、微棱镜、环状透镜等多种测距和对焦方式。这些方法在当今数码摄影中已基本淘汰,此处不再讲述。现代单反照相机采用的是电子操控的自动对焦(英文缩写为AF)。

1.自动对焦的原理

自动对焦装置主要由集成电路和微型电动机组成。照相机自动调焦系统主要有两大类型,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主动式自动调焦

主动对焦的基本原理是:照相机利用自己的红外线之类的电子装置,发射和接受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芯片处理回馈的测量数据,向驱动装置的微型电动机发出调焦指令,通过调节镜头伸缩实现对焦(见图4-35)。它主要靠红外线发射器和微型计算机来完成工作。

(2)被动式自动调焦

被动式自动调焦的照相机本身不主动向拍摄目标发射光波,而是被动地采纳取景框内影像进行工作。开动微型计算机装置调节聚焦屏上影像的反差,一般调至反差最鲜明时,则测距成功,对焦清晰。

被动式对焦与主动式对焦相比,最大优点是:利用外景环境光调焦,远近范围都不受影响;而主动式对焦由照相机发射红外线,拍摄目标距离太远时,红外线往往难以反射回到照相机。被动式对焦也有局限性,由于它是根据被摄体的反差程度实施的,当拍摄目标本身缺乏明暗对比,如云雾、暮色、单色平面等,它常常无能为力,不知所措,只会在取景框内亮起红灯。这时,摄影者应启动AF/MF(自动手控)切换钮,关闭自动挡改为手动控制对焦。

2.自动对焦的测距模式

所谓自动对焦,实质是自动测量被摄体的距离。镜头面对的拍摄对象变化多样,有时单一鲜明,有时复杂纷乱,测距对焦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中心单点测距对焦

民用普及照相机在取景框里只有中心测距点,半按快门镜头就会自动聚焦在取景画面的中心。遇到拍摄偏侧于画面边角的景物时,就容易失焦拍摄成虚影。当然,遇到此类情况,可以把画面的中心先聚焦到偏位的主体,半按快门锁焦后再调整构图拍摄,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2)多点多区测距对焦模式

随着智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在高级的照相机上有了多点多区测距对焦测距装置。在取景范围内有中心点自动对焦20~50个测量评估点,被摄体即使不在画面中心,或还在不断活动,照相机装备的众多电子感应元件也能从整体画面中自动、快速聚焦到它的身上。

3.自动调焦的操作方式

自动照相机的调焦在具体拍摄时主要有三种操作方式。

(1)单次自动调焦

此种模式必须先调焦,后释放快门。焦点没有调整到位,无法释放快门。主要用于静态摄影,能防止调焦不准就开拍“走火”。

(2)连续自动调焦

在调焦过程中随时可以释放快门,是适合于动态摄影、体育摄影的模式,可以防止因调焦延误拍摄时机。

(3)伺服调焦(又称预测自动调焦)

自动调焦的照相机按动快门后要0.1~0.2s才能释放快门,拍摄运动体(特别是高速物体)快门开启时,目标有可能已经离开对焦点位置,导致成像模糊伺服调焦不断测试运动目标移动的速度与方向,将焦点预置到快门释放时目标将要到达的位置,按下快门时,被摄体正好到达预先对焦的位置。这就好比猎人射击奔跑的兔子,不能固定瞄准开枪,要瞄在兔子的前方。用伺服对焦拍摄骑自行车的旅游者,从远到近每个画面都十分清晰,说明照相机对焦快捷准确。如图4-38所示拍摄自行车旅游照片就是采用伺服对焦完成的。

启用伺服对焦模式的操作十分简便。所示第一步,在照相机上转动MAF对焦切换钮,把指针对在AF(自动对焦)处;第二步,转动对焦模式盘,把指针对准C处即完成了设置,随后用它来跟踪拍摄运动物体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