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光十三绝(一)

 cxag 2018-09-18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长按二维码,关注《京剧连载》

点击链接(《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简介),关注《早安京剧》其他公众号

◆ ◆ ◆ ◆

同光十三绝(一)

刘新阳

◆ ◆ ◆ ◆



       京剧作为一个戏曲剧种,自1840年左右形成以来,一直以旺盛的活力在京师的戏曲舞台上呈现着勃勃生机。在经过道光、咸丰时期以来出现的“老生三鼎甲”后,在同治、光绪时期,京剧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京剧代表性的演员可简单概括为“同光十三绝”。

       所谓“同光十三绝”,实际是一幅工笔重彩的戏曲人物肖像画《同光名伶十三绝》,画的署名是沈容圃,沈是一位生卒、经历均不可考的民间画师。沈容圃曾以写实手法,为当时很多京剧演员绘制过戏曲人物肖像画,目前可知的有《群英会》、《思志诚》、《雁门关》等。据说沈容圃曾选择同治、光绪时期,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十三位京剧演员的戏曲人物画像统一绘制在一幅长卷中,命名为《同光名伶十三绝》。下面对照图片,对这十三位演员的姓名、工习行当、剧目、剧中人物以及从艺简介,由左至右依次做以说明。

同光名伶十三绝

      1.郝兰田(老旦),饰《行路训子》中的康氏;2.张胜奎(末),饰《一捧雪》中的莫成;3.梅巧玲(旦角),饰《雁门关》中的萧太后;4.刘赶三(丑角),饰《探亲》中的乡下妈妈;5.余紫云(旦角),饰《彩楼配》中的王宝钏;6.程长庚(老生),饰《群英会》中的鲁肃;7.徐小香(小生),饰《群英会》中的周瑜;8.时小福(旦角),饰《采桑》中的罗敷;9.杨鸣玉(丑角),饰《思志诚》中的闵天亮;10.卢胜奎(老生),饰《战北原》中的诸葛亮;11.朱莲芬(旦角),饰《琴挑》中的陈妙常;12.谭鑫培(武生),饰《恶虎村》中的黄天霸;13.杨月楼(老生),饰《探母》中的杨延辉。

       郝兰田(1832—1872),祖籍安徽,为“通天教主”王瑶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又改老生。清道、咸年间入京,入三庆班,班中缺少老旦演员,郝改工老旦,吸取各家之长,把老生唱法糅进旦角唱腔,创出风格独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当的地位。以《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等最为出色,享誉一时。与谭志道均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

点击下图购买,记得先领优惠券啊!

青衣商铺 在票房用手机录制演唱的神器,再也不会觉得累了,因为有了它,手机三脚架! 小程序

       


       

,生卒年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先后搭双奎班、四喜班、胜春班、同春班,曾自组阜成班。他继承“奎派”京字京音的风格,嗓音却又接近余三胜。精于念白,做派逼真,擅演《一捧雪》、《天雷报》(《青风亭》)、《徐策跑城》、《四进士》等末行应工的“衰派老生”戏,有“活莫成”(《一捧雪》中的人物)之誉。

       梅巧玲(1842—1882),正名芳普,字筱波,号慧仙,成名后寓所名为“景和堂”,绰号胖巧玲,江苏泰州人。梅巧玲幼年入福盛班向杨三喜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又向罗巧福学花旦,艺成后崭露头角,为四喜班主要旦角,三十多岁即掌管四喜班。他擅演剧目有昆曲《百花赠剑》、《刺虎》、《思凡》、《小宴》等,京剧《盘丝洞》、《梅玉配》、《浣花溪》、《虹霓关》、《胭脂虎》、《彩楼配》等,尤为出色的是《雁门关》、《四郎探母》等一类的旗装戏。梅巧玲的长子梅雨田是著名京剧琴师,号称胡琴圣手。次子梅竹芬,工旦行,早逝。梅竹芬之子即是后来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小百科

末:原为戏曲行当之一,位置在生、旦、净和丑之间,今天可以理解为剧中次要的生行角色,主要以念白和做表为主,例如京剧已经将末行并入生行的范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