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福强:让学习真实发生

 书写自我 2018-09-19

谈到挖掘学生潜能,就不能回避一个话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一个学生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生要在课堂中度过很长时间,那么,是不是学生进了学校、进了课堂就真正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学习呢?这还不好说。

在我们的课堂中,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有一位老师,把这些现象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归纳为六个方面,大家分享一下:

1.沙滩盖房——学生前期知识不会,新教知识不懂,衔接知识不够。所有的教学都是浮在表面,非常不扎实,就像沙滩上盖起高楼大厦一样,因为根基不牢,随时可能倒塌。

2.娘巧女拙——课堂教师讲课精彩,学生反映沉闷,教师只备了讲义,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情况,不是在学生原有认识基础上授课。这样的情形不少见。包括我们传统的评价,也常常说,某某老师表现非常精彩。结果呢,老师成了独角舞,霸占了舞台,应该成为课堂主人的学生却成了观众。

3.盲人摸象——教师盲目照搬照抄名师课堂教学、教法,或从网上直接下载的“翻版课”。现在网络资源是海量的,这在方便老师备课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不加辨析,不做调整的生搬硬套,完全不符合学情,也造成课堂的低效。

4.电闪雷鸣——教师不精心设计作业,东摘西抄,全是百度的产物,也不问学生层次,统一大批量、高难度。可以叫电闪雷鸣,也可以叫狂轰乱炸。看似完成的任务很多,但实际收效甚微。

5.冷若冰霜——教师解读教材能力比较差,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只能夹着教材进教室,冷冰冰、干巴巴上课,态度冷淡,毫无热情。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几乎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生命间的感应和互动,典型的心中有案,目中无人。

6.教学三化——课堂教学目标虚化、内容泛化、过程形式化。学习目标不知所云,学生不知道自己一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任务,方向不明;内容不够精炼,重点不突出;教学过程缺乏设计,天天就是老一套。到了汇报课,精彩纷呈,回到“家常课”缺水缺电。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教学三化。

以上的现象是不是很熟悉,相似的剧情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天天上演?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很难真正发生,甚至,学生的生命并未真正在场。教师并没有通过自己的课堂行为,让学生和学习建立真正的联系。这样的课堂显然是失败的。

因此,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是每一个老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就这个问题我提个建议。

第一,引导学生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确保自主学习真实发生。

说起“自主学习”,每个教师都能说出一套来,为了表明自己不落伍,在课堂上千万百计要能摆弄出一些“自主学习”的样子来。但是,“自主学习”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在课堂上常见到教师不管教材内容是什么,不管难易程度如何,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地使用自己所谓的“自主学习”方式,似乎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万能钥匙”。其实,教学问题远没有这样简单,对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必须加强研究,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式,“自主学习”才不会是走过场,图热闹。

来看一位历史教师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课堂片段:

师: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都给人类历史带来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节课你们自己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在你们自定目标前,教师提出两个建议:一是阅读教材,将教材内容读懂,读透;二是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要从三维目标来考查,读文后,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交流,还可以走出来与你最信任的伙伴交流。过几分钟后开始交流汇报,并在汇报的过程中由其他学生来评价判断其正确性,边汇报,边评价。

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自主学习,汇报交流,非常全面地掌握了本课知识。

我们来分析这个教学过程,就会发现,教师给了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和机会,自我评价的机会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所得到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思考“悟”出来的,通过活动“生产”出来的学生能体验到通过自己“豁然顿悟”获得知识的喜悦。

这样的自主学习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从教学内容分析,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情况:

第一类是比较浅显的,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对这部分内容,教师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决放手,由学生自学完成。姚世敏老师在《让课堂说话》一书中写道:

在备课时我们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

试想,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坚持姚老师所说的“两个凡是”,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必然会落到实处了。当然,对这部分内容,教师也并不是彻底“放羊”,不闻不问,而是要强化自学的过程,对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结果的呈现等拿出具体方案,确保学生既掌握了该学的内容,同时也提升了自学的基本能力。“一箭双雕”,使自学环节产生最大效益。

第二类是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学生能够从旧知识引发对新知识的认识的。譬如,数学中要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方程组的解法”,其关键点在于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相互命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练习试题,并在解题过程中相互帮助、解决疑难,这就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再如,语文课学习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的解释,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原有课文中曾经接触过的同样的“词汇”,回想其意义、用法,与之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对新知识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逐渐训练和养成学生自觉对知识进行“比对”和“系统归纳”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第三类知识是相对抽象,不易理解和接受的。例如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物理的“功”和“能”,生物的“微生物”,地理的“读图”训练,等等。对这一类知识,最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就是动手操作。通过观察模型结构、动手实验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可感化。这对降低知识的难度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第四类知识就是难度相对较大,依靠学生个人能力无法企及的。这时候就要将自主学习的方式设定为“合作”,通过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看似难以解决的难题。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认真找到自己的定位,一是不能随便打断学生的交流,二是及时深入学习小组,了解学习状态,以便及时点拨或调整后续教学思路。这样,才能确保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第二个建议: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从而激活课堂。

我们先来看一位教师叙述的自己教学《曹刿论战》时的一个片段:

当学生自学,逐字逐句疏通课文以后,我总结道:“课文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之愚昧昏庸反衬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的指挥才能。”谁知话音刚落,几个学生却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原来是几个平时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难道我说错了什么?仔细一想,应该没有啊,我完全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上讲的啊。于是,我把其中的一个叫起来,问他刚才在议论什么,没想到这位同学却振振有词地答道:“我认为老师这样评价鲁庄公是不公正的。如果他是一个愚昧昏庸的人,就不可能启用一介平民的曹刿,也不可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同学也低声附和。我的心格登一沉:是啊,这位同学说的也很有道理,我怎么没想到?于是,我因势利导,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对鲁庄公的评价,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从这个案例看出来,这位语文教师凭自己的宽容,彻底激活了语文课堂。观察我们众多的课堂,常常是这样一个状态,学生自学了,合作了,探究了,那么之后呢?很多老师忽略了后续手段,往往不太注意对学生自求自得的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换句话说,学生绞尽脑汁得到的极富个性化的见解并没有对外“发布”的机会,即使给了这样的机会,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稍一放手便被老师迅速“大包大揽”过去,致使学生再好的意见也得“胎死腹中”。

就这个做法我问过很多老师,大家的回答大同小异:没办法啊,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没有那么富余的时间啊!如果我让学生多展示,那课就讲不完了、

这个回答似乎无可挑剔:学生的展示、交流,费时费力,哪如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来得干脆?可仔细想想,不对啊?这不是又回到“满堂灌”了吗?在教师的意识系统中,又遵循了“只有讲过才可能会”这样一个所谓的“真理”,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学生急于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一次次被老师扼杀在摇篮之中,等下次再要求他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候,谁还能保证他应有的热情呢?

因此,课堂上一定要把“交流和展示”自学的成果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摆到显著的位置上来,要用足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才能保证自学的成功。

在山东杜郎口中学,这种课堂的“交流和展示”被推崇到了极致。教室里没有讲台,三面墙壁上都是黑板;没有一个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原地不动,热情高涨的学生紧紧簇拥着讲题的同学,有的学生站在黑板前,有的学生坐在座位上,有的学生站在凳子上,他们不时地向讲题的同学发问、质疑,如果哪个学生有了新的解题思路,便会站到黑板前津津乐道地讲解他的新思路,再接受其他同学的发问和质疑……

用交流和展示来激活课堂,不单单是完成了对知识的深层次学习和掌握,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在如此氛围下所展开的教与学的行为,自然也会迈入高效运转的轨道!


将文章分享给他人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王福强的小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