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绪性诊疗肝硬化经验

 循天园 2018-09-2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早期(代偿期)可无明显症状,或可表现为蜘蛛痣、肝掌、肝区痛、食欲差、腹胀、便溏、乏力等,慢性肝炎病史可供参考。晚期(失代偿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及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如脾脏明显增大、脾功能亢进、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及各项肝功能检查异常等,并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腹水、癌变等严重并发症。我国是肝硬化高发国家,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多以肝炎后肝硬化为主,主要为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本病的代偿期、失代偿期大抵分别属于中医学“积证”“鼓胀”等范畴,并与“胁痛”“黄疸”密切相关。肝硬化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病死率高,至今尚无特效药物和疗法。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副作用较少,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并在早期阻断或延缓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等方面具有可靠疗效。

    一、临证思维

(一)思维溯源

早在《黄帝内经》中即对积证的症状、病因病机、治疗法则等方面皆有较深刻认识。如《灵枢·百病始生》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等治疗原则,对指导积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述之“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临床所宗。《难经· 五十六难》据积块所居的部位与症状不同,而创立了五脏积之名,如谓:“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所谓:“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既明确了积证的临床特点,又从病位与证候特点上与聚证做了简要鉴别。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认为:“有形之积,其破难。”提出“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法,载录治疗方剂65首,在治疗和方药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唐宗海 《血证论· 痞满》提出:“癥瘕宜膈下逐瘀汤、抵当汤。”

古代医家对鼓胀的认识也颇为深刻。如《灵枢·水胀》形象地描述了“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等临床特征。《素问·腹中论》篇亦谓:“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认为其发病与“饮食不节” “气聚于腹”相关,并“治之以鸡矢醴”。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所谓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与本病的主要表现相似。对鼓胀病因病机的认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与“水毒气结聚于内”有关,此说与血吸虫性肝硬化所致腹水的认识相似。清·张璐《张氏医通》则谓:“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之湿热伤脾……故成痞胀。”此说与酒精性肝硬化的认识相似。清·喻嘉言《医门法律·胀病论》别有新见,指出:“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此说与肝炎后肝硬化及胆汁性肝硬化的认识相似。喻嘉言还指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如此概括鼓胀的病机特点,可谓要言不烦。 在治疗上,《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的“坚者削之”“衰者补之”等治则,对鼓胀的治疗亦具有指导意义。明清以降,治法更加灵活多样,如明·李梴《医学入门·鼓胀》谓:“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音乐、妄想,不责速效,乃可万全。”《景岳全书·肿胀》谓:“治胀当辨虚实。” 《医彻》主张十攻一补、半攻半补、十补一攻等。这些论述,指出了鼓胀的治疗原则为攻、补及攻补兼施,迄今仍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二)理法精要

韦师认为,肝硬化的病因虽较为复杂,但多继发于相关疾病之后,如胁痛日久不愈,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浊中阻;黄疸之湿热或寒湿中阻,肝脾受损,气滞血瘀;久泻久痢,气阴耗伤,肝脾失调,气血涩滞,水湿停留等,均可形成本病。其次为长期嗜酒或饮食不节,使脾胃之气渐衰,土壅木郁,气滞血瘀而成本病。情志、劳欲多为加重或诱发因素。其病位主要在肝,初起(即代偿期)病在肝脾,病久(即失代偿期)往往及肾。其病机特点是肝、脾、肾功能失常,气滞、血瘀、水停互为因果,以致互结于腹内,属本虚标实之候。病程日久,正虚邪盛相因为患,往往使病情深重,而变证迭起。正虚有阴阳之分,如湿郁化热或肝郁化热,肝之阴血耗损,因肝肾同源,可致肝肾阴虚;阴虚血热,络脉瘀阻,络伤血溢,可致鼻衄、齿衄,甚或大量呕血、便血;阴虚复感外邪或饮食不当,湿热复盛,阻滞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可并发黄疸;阴虚内热,蒸液生痰,内蒙心窍,引动肝火,可致神昏谵语、痉厥等症。若脾气虚弱渐甚,脾病及肾,则肾之阳气亦虚,本病后期以脾肾阳虚为多见。而脾肾阳虚,湿浊内蒙,亦可导致神志昏迷,甚或正气衰败,气阴枯竭,而由闭转脱,病情极为险恶,预后较差。病情的深重,病机之转化尚与治疗不当有关,如投大剂温阳利水或逐水之剂,可更伤其阴,或过用滋腻之品,助湿伤脾,均易使变证迭起。

韦师强调指出,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多为肝炎后肝硬化,往往有胁痛、黄疸病史,尤其在晚期有多脏器受累,因此其病位在肝,不止于肝,脾气虚贯穿病程始终,系肝硬化的病理基础。肝脾在生理上相互为用,一方面“土得木而达”(《素问·宝命全形论》),脾的运化得肝之疏泄,木气条达,则土气自舒,运化方能健旺。另一方面“木得土而荣”,脾胃为后天之本,木植于土,全赖土以滋培,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统摄有权,肝木方能得以荣养,才有血可藏。肝脾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肝病可以传脾,脾病也可及肝,如肝气郁结,乘脾犯胃,则木郁土壅;脾失健运,湿滞气机,则土壅木郁。脾气日衰,水湿难化,气血瘀滞,而缠绵难愈。诚如金·张元素《治法机要》所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临证指南医案》亦谓:“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

治法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必以《医宗必读·积聚》之初、中、末三期论治原则为指导,即“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关键是要抓住本病的初期、中期及时治疗,此时患者尚未“正气消残”,体质尚可,治之如法者,收效多可满意。《金匮要略》尝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后世医家力倡“养正则积自除”,因此,韦师强调补气健脾之法应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尤其癥积渐久而中气大伤者,治不宜攻,否则愈攻愈虚,只宜专培脾胃以固其本,或施以攻补兼施之法。“攻补之宜”还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若以实证为主,则应着重祛邪治标,根据具体病情,灵活选用行气、化瘀、利水之剂,若腹水严重,亦常酌情暂行攻逐,同时辅以补虚;若以虚证为主则应侧重扶正补虚,视证候之异,健脾、温肾、滋养肝肾等法,或一法独进,或数法合施,并兼顾祛邪。

逐水法仅为“急则治标”的权宜之计,因其逐水之力峻猛,易于伤正,故韦师运用此法十分谨慎,主张在患者腹水严重,胀急难忍,甚或喘促尿少时方可暂用之,一般应寓补于攻。宜谨遵《黄帝内经》“衰其大半而止”之诫,待水去大半,然后转予攻补兼施,不可蛮攻以伤正气。对其轻证,吾师喜用二丑粉,每次冲服1.5~3g,每天服1~2次。重证则用十枣汤,取大戟、甘遂、芫花等量为末,装入胶囊,每次服用0.3~1g,用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每日1次。若泻利不明显,次日再加0.5~1g,得快利后,可进米粥,护养胃气。如泻后患者精神疲惫,短气厌食,应暂停服用,须观察一二日,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目前有滥用倾向,且剂量越用越大。活血化瘀诸药多有破气之弊,若囿于肝肿大而过早使用,易损伤脾胃,脾胃气虚则纳少化迟,又易致食积,而致腹胀加重。故在该病的各个阶段,要时时顾护胃气或辅以消食积,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如患病初期仅有肝大,而无明显血瘀之象时,脾气虚仍是病机之主流,故应以补气健脾法为主,或辅以养血活血法,方可促使病情好转。病至中、晚期,胁下积块较硬,并见唇色紫黯、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涩等,方可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药。总之,必须强调辨证论治,力图缓治,不求峻攻。

早治防变,重视摄生调护,对于实现早期干预,有效控制病情和防止并发症出现或加重具有重要意义。一旦调护不当,病情反复,而患者的正气大伤,治疗就会更加困难。故韦师防治本病,提倡在早治防变的基础上,重视以下摄生调护要点。①调情志:性情宜恬淡虚无,切忌恼怒、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以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并可避免损伤肝脾;②节饮食:饮食宜清淡、低盐而富有营养,不宜食油腻、煎炸及辛辣食物,以免助湿生热,或损伤血络而复发或加重病情;③适起居:活动要适量,更应慎劳作、避纵欲,使阴阳和调,正气充足,以防止病邪的侵袭。

(三)辨证撷菁

韦师认为,本病病因复杂,见证殊多,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其辨证之关键,在于四诊合参,根据其病程、症状、舌象、脉象等诸多方面综合辨别,以明确病名诊断,权衡证候之虚实,以及气、血、水之偏重,务求其要。在病名诊断上,肝硬化代偿期属积证的范围,积证是有形可征,积块坚着,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积块的形成为时较长,病情亦较重,病在血分。积证与痞满不同,痞满是一种自觉症状,感觉胃脘部痞塞不通,甚或胀满难忍,但不能触及到块物。肝硬化失代偿期属鼓胀范围,其以腹部胀大如鼓,肤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临床特征,并多有黄疸、积证等病史。

虚实之辨,吾师常以神色、脉象、舌象为重点。一般说来,本病以神疲乏力,肤色苍黄为常见,尤以皮色苍黄为辨证眼目。因苍主肝气盛,黄主脾土衰,肝强脾弱,故令苍黄。其既集中反映了肝硬化肝强脾弱的病机特点,也系本病定位诊断的要点,最具诊断价值。就脉象而言,韦师常谓,肝病之脉宜小不宜大,大为病进,小为病缓,脉滑或弦有力者多实,弦浮微细者多虚,脉弦细而涩者多为兼瘀血之象,脉微欲绝者,乃属气阴耗竭,元气将绝之危象。而邪正之盛衰,必验之于舌苔与舌质,舌苔厚者属实,其中舌苔白腻者多属气滞湿阻;苔白厚腻水滑者为寒湿中阻;舌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者为湿热蕴结;舌体瘦小,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者属虚,以肝肾阴虚为多见;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者属虚,以脾肾阳虚为多见。从临床分型看,大抵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等证以实证为主;脾虚水停、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则以虚证为要。

气、血、水及其主次之辨,气鼓、血鼓、水鼓三者既可独立存在,又可互为因果。以气结为主者,患者自觉腹部作胀或胀痛,腹虽胀大,切之而不坚,随按随起,如按气囊,叩之空空如鼓;以瘀血为主者,则见腹壁青筋暴露,腹中常可扪及肿块,面、颈、胸部有红缕赤丝,舌有瘀点或舌色青紫,舌下脉络紫黯、曲张增粗,其常与 X线检查之食道静脉曲张相吻合;以水裹为主者,腹胀,尿少,腹部膨隆,脐平甚或脐突,按之腹部坚满、如囊裹水,动摇有声。

本病预后之辨,《诸病源候论》所记载的“水病有五不可治”,可作为临床判断本病预后的参考。即“第一唇黑伤肝,第二缺盆平伤心,第三脐出伤脾,第四足下平满伤肾,第五背平伤肺,凡此五伤,必不可治”。此五伤应五脏之辨,可谓形象深刻,要言不烦,然其中任何一伤,必与多脏器衰竭相关,只是以某脏虚衰为主而已。所谓“必不可治”,应视为预后不良,可依当今之科技进步,尽力救治。

二、验案举隅

(一)湿热瘀血互结,肝脾气阴两虚案

贾某,男,37岁。2012年9月24日初诊。

主诉:患“酒精性肝硬化”6年余,加重2月。

病史:患者长期嗜酒,每日饮酒约1斤。时感右胁肋部胀满不适,脘腹胀闷,食欲减退,于6年前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仍嗜酒无度,病情迁延未愈。2月前猝见狂躁、神昏,急诊入当地医院按“肝昏迷”救治,经治疗2个月,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不顾家人劝告,仍每日饮酒无度,其家属遂陪其前来就诊。刻下:右胁肋部胀满疼痛,脘闷腹胀,纳差,形体消瘦,伴心烦不安,眩晕,牙龈出血,口干而不欲饮,乏力,大便稀溏不爽,每日2~3次,小便短黄。查体:面色晦暗,双侧巩膜无黄染,颈、胸、臂部多处红丝赤缕,肝掌,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舌质红略黯有瘀点、瘀斑,舌体胖,边尖略红,苔黄厚腻,脉弦细数。实验室检查:总蛋白65g/L,球蛋白 38g/L,谷丙转氨酶 100U/L,谷草转氨酶 80U/L。腹部彩超示:肝脏弥漫性改变,小结节性肝硬化。西医诊断: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诊断:积证。证属湿热瘀血互结,肝脾气阴两虚。治当本虚与标实兼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并投。用茵陈蒿汤合逍遥散、二至丸化裁。

处方:茵陈25g,栀子9g,大黄(后下)9g,柴胡12g,黄芩12g,虎杖15g,赤芍30g,当归20g,白芍12g,莪术15g,党参30g,炒白术12g,茯苓15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3次温服。并嘱家属专人陪护,监督其戒酒。

二诊:服上方8剂,右胁肋部胀满疼痛稍有减轻,食欲好转。舌、脉象同前。效不更方,原方再投。

三诊:服上方21剂,右胁肋部胀满疼痛明显减轻,心烦不安、牙龈出血等症状亦明显减轻,仍感乏力,大便稀溏而不爽,日行2~3次。舌质淡略黯,舌体胖,边尖微红,有瘀点、瘀斑,苔厚腻微黄,脉弦细略数。此乃湿热、瘀血渐祛,而中气未复,上方减栀子,赤芍减至15g,大黄减至6g,加黄芪25g,砂仁12g(后下),以增强益气健脾固本之力。

四诊:服上方28剂,右胁肋部胀满疼痛、脘闷腹胀、纳差等诸症基本消失。舌质略淡黯,苔薄白腻微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总蛋白70g/L,球蛋白 26g/L,谷丙转氨酶 55U/L,谷草转氨酶29U/L。以上方加减调理2个月,诸症悉除。嘱患者长期服用逍遥丸,每日用薏苡仁30g,大枣10枚,焦山楂15g,煮粥,连服1月,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长期嗜酒过度,脾土受伤,运化失职,湿郁化热,蕴结中焦,土壅木郁,肝脾俱伤,气血郁滞,以致湿热与瘀血互结,遂成积证。复因病程久延,湿热日盛,而肝阴渐伤,使实者愈实,虚者愈虚,虚实并见。故治当本虚与标实兼顾,以清热利湿为主,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并投。方中之茵陈蒿汤并非仅限于治疗湿热黄疸,其与柴胡、黄芩、虎杖并用,清利肝胆,泄热逐瘀,功专力宏,为治疗本病湿热蕴结证之要药。茵陈蒿汤诸药与虎杖相配,降低湿热证之转氨酶升高疗效可靠。参、苓、术、草相伍,既可健脾益气,扶土而荣木,又可防湿热伤正。赤芍、当归、白芍、莪术合用,为疏肝柔肝、活血化瘀并举之法。女贞子、旱莲草既能滋补肝肾之阴,又可凉血止血。诸药配合,深得理法之旨,故获良效。

(二)脾虚肝郁,湿热瘀血互结案

许某,男,53岁。2013年3月5日初诊。

主诉:纳差,脘腹胀满10年余,加重半年。

病史:自述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余,平时纳差,脘腹胀满,虽多方诊治,病情仍时轻时重。近半年来,又感体倦乏力,大便稀溏,每日3~4次,5天前因饮食不慎,脘腹胀满更甚,小便不利,双下肢轻度水肿,遂到某市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总蛋白62g/L,球蛋白35g/L,谷丙转氨酶96U/L,谷草转氨酶87U/L,谷氨酰转移酶75U/L,直接胆红素9μmol/L。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e(+),抗HBc(+)。腹部彩超示:肝脏弥漫性改变,结节性肝硬化,非均匀性脂肪肝。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苍黄,双侧巩膜轻度黄染,头、颈、胸部红丝赤缕,肝掌,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舌质黯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舌下脉络青紫,苔白厚腻微黄,脉沉弦细。西医诊断: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诊断:积证。证属脾虚肝郁,湿郁化热,湿重于热,湿热与瘀血互结。治当本虚与标实兼顾,重在益气健脾以固本,宜健脾疏肝与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法并用。予逍遥散合茵陈五苓散化裁。

处方:柴胡12g,白芍12g,当归15g,党参30g,炒苍术15g,炒白术15g,茯苓15g,茵陈25g,虎杖12g,猪苓12g,泽泻15g,三棱12g,莪术15g,川芎15g,生鸡内金15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温服。

二诊:服上方14剂,大便成形,每日2~3次,纳差、脘腹胀满等症亦稍有减轻。舌质黯略淡,舌体稍胖,舌边齿痕减少,舌下脉络青紫,苔薄白腻微黄,脉沉弦细。效不更方,继用上方。

三诊:服上方21剂,精神转佳,食欲好转,大便正常,脘腹胀满等症亦明显减轻。舌质略黯淡,舌体稍胖,舌下脉络青紫,苔薄白腻微黄,脉沉弦细。因肝体阴用阳,其病日久而阴血易伤,故上方加鳖甲15g,以“攻坚,又不损气……而又补至阴之水”(《本草新编》)。

四诊:服上方21剂,纳差、脘腹胀满等症基本消退。舌质淡略黯,舌下脉络青紫,苔薄白腻微黄,脉沉弦细。实验室检查:总蛋白70g/L,球蛋白32g/L,谷丙转氨酶 60U/L,谷草转氨酶29U/L,谷氨酰转移酶31U/L,直接胆红素5μmol/L。继用上方,每2日1剂,分4次服,共调理治疗3个月,诸症悉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肝病10余年久治不愈,在病变过程中,肝脾互损,虚实夹杂,湿、瘀、虚相互影响,脾虚肝郁贯穿病程始终。故治疗上必须守方守法,健脾疏肝与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法并用。因脾虚湿盛较甚,故重用党参、苍术、白术、茯苓,以健脾益气,苦温燥湿。五苓散虽系仲景为蓄水证而设,但其病机特点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本例用之颇为合拍;加茵陈、虎杖,为清热利湿与淡渗利湿并用之法,且降低转氨酶之力益彰。柴胡、白芍疏肝柔肝;当归、川芎、三棱、莪术并用,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鸡内金不仅可以消瘀化积,还具有补益脾胃之功,生用则作用更强。诸药相伍,以健脾益气,甘淡渗利为主,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以应无穷之变。

(三)脾肾阳虚水聚,肝络瘀滞案

孙某,男,49岁。2012年12月25日初诊。

主诉:胁腹胀满,伴纳差、神倦乏力3年余,加重3周。

病史:患者嗜酒20余年,于7年前体检时发现有脂肪肝,未予治疗,亦未严格控制饮酒和油腻饮食。3年前自觉胁腹胀满,伴纳差、神倦乏力,经住院治疗,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病情好转出院后,病情仍时有反复。3周前因工作烦劳,以致病情加重,虽经西医治疗,病情仍不减。刻诊:胁腹胀满,纳差,神倦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口淡乏味,下肢轻度浮肿,小便量少,每日约400mL,大便偏干,两日1次。查体:面色苍黄,皮肤巩膜无黄染,四肢肌肤甲错,颈、胸、腹部红丝赤缕,肝掌,腹部明显膨隆,腹围95cm,腹壁脉络怒张,肝脾未能触及,移动性浊音(+)。舌质淡黯,有瘀斑、瘀点,舌体胖,边有齿痕,舌下脉络怒张,苔白滑,脉沉弦细。实验室检查:总蛋白67g/L,球蛋白41g/L,谷丙转氨酶180U/L,血白细胞4.7×109/L,红细胞3.3×1012/L,血红蛋白89g/L,血小板61×109/L。腹部彩超示:肝硬化合并腹水(大量),脾大。西医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诊断:鼓胀。证属脾肾阳虚,水液停聚,肝络瘀滞。治当本虚与标实兼顾,宜温补脾肾与行气利水、化瘀软坚法并投。予实脾饮合当归芍药散化裁。

处方:制附子(先煎)12g,干姜9g,黄芪30g,党参25g,炒白术15g,茯苓20g,炒莱菔子18g,大腹皮25g,当归15g,白芍12g,川芎15g,泽泻15g,醋鳖甲(先煎)24g,鸡内金12g,莪术15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500mL,不拘时温服。

二诊:服上方5剂,胁腹胀满未减,小便量未增,腹胀难忍。其证虽仍属本虚标实,但已呈标实为主之候,急当合用逐水法,即无粮之师贵在速战之意,遂于上方加二丑粉冲服,每次2g,每天服2次。

三诊:服药后,次日排稀便3次,此后每天予原方冲服二丑粉0.6g为维持量,炒莱菔子减至18g,使腹水明显减少为度。

四诊:服上方至第3天,胁腹胀满减轻,腹围减至90cm,纳食好转,小便量增多,每日约800mL,舌、脉象同前。上方减二丑粉继服,每日1剂。

五诊:上方服至21剂,胁腹胀满明显减轻,腹围减至80cm,小便明显增多,每日约1000mL,精神、体力好转,纳食增加,大便调,效不更方,原方再投。

六诊:因其家属求愈心切,过于滋补,食量偏多,胁腹胀满如初,大便3日未行,手足心热,口干苦,舌质淡黯,舌体稍胖,边尖略红,舌苔白腻微黄,上方以制大黄9g易炒莱菔子,加枳壳12g,茵陈20g,以清热化湿导滞,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并嘱其饮食宜清淡,避油腻。

七诊:服上方7剂,胁腹胀满基本消失,腹围减至71cm,纳食增加,大便调,小便量每日增至约1600mL,手足心热、口干苦、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消失,仍疲乏无力,面色苍黄,形体消瘦,饮食稍多即感胁腹胀满,舌质淡略黯,舌体稍胖,舌苔薄白腻,脉沉细稍弦。实验室检查:总蛋白70g/L,球蛋白28g/L,谷丙转氨酶76U/L,血白细胞6.2×109/L,红细胞4.8×1012/L,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110×109/L。复查腹部彩超示:腹水少量。证属气滞、血瘀、水停之标实缓解,肝郁脾虚未复。继予实脾饮合当归芍药散化裁。

处方:黄芪30g,党参20g,炒白术12g,茯苓15g,炒莱菔子12g,大腹皮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2g,醋鳖甲(先煎)15g,鸡内金12g,莪术12g,炙甘草3g。

八诊:守上方调理5个月,病情稳定,腹部彩超示:腹水消失。血生化检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嗜酒及油腻饮食20余年,病程迁延,土壅而木郁,肝郁则乘脾,以致久病伤及肾阳,火不温土,加之气、血、水相因为病,气滞则血瘀,血不利而为水,水阻则气愈滞,气血水结于腹中,而致鼓胀。久则实者愈实,邪反伤正;虚者愈虚,正不胜邪。但其毕竟以脾肾阳虚为本,气滞、血瘀、水停为标,故予实脾饮合当归芍药散化裁,以温补脾肾为主,兼予行气利水、化瘀软坚。方中附子重于温肾以行水;干姜善于温脾以制水,二药相合则扶阳以抑阴。参、芪、术、苓、泽泻并用,重在健脾益气以固本,兼予渗湿利水以治标。莪术与莱菔子、大腹皮合用则行气导滞,令气化则水化,气行则胀消;莪术与当归、白芍、川芎、鳖甲配伍,疏肝柔肝,化瘀软坚。鸡内金与莱菔子合用,为本病化积导滞之良方。诸药相伍,肝脾肾同治,而以温补脾肾为主,寓行气于活血利水之中,共奏标本同治之效。(刘爱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