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安新区推进大数据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综述

 昵称52580869 2018-09-20

【编者按】

大数据产业发展,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

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揭牌、贵州大学-ARM创新与人才培养基地成立、贵州大数据产教联盟和贵安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同时揭牌、贵州首个超级计算中心在贵安新区启动……

近年来,贵安新区在实施大数据招商的过程中,也同步开启了大数据“引智”工程,把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切实推动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持续加大引才力度,不断创新聚才举措,大力支持人才创业,全面优化人才服务,努力探索新的引才方式,抢占大数据人才培养高地。

“梧桐树”日渐茁壮,“金凤凰”陆续飞来。如今在贵安,不仅有蓝天白云,有代表最先进互联网技术的“云”,还有大数据产业的未来人才库。

创新工作机制“揽才”

9月10日,贵州京元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在启迪贵安数字小镇揭牌。

“选择落户贵安新区,我们看中的是新区对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的人才资源。”中国科学院院士、贵州京元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指导院士童庆禧说。

贵州京元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贵安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聚集高层次人才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在重大项目开发、高层次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搭建了新平台。

“人才兴则贵安兴,开放的贵安盼人才,发展的贵安重人才。”在8月14日召开的贵安新区召开2018年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新区党工委书记朱桂云强调,新区正处于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人才战略,集聚更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盼人才,重人才。贵安新区以开放的姿态吸引八方人才来贵安,共同助力大数据产业发展。

为招才引智,贵安新区制订了系列政策措施,用制度作为人才引进、培养的强大支撑。

在人才保障方面,新区相继印发了《贵安新区五大发展新理念人才保障实施意见》《贵安新区直管区教育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暂行)》;

在人才创新创业方面,新区相继印发《贵安新区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贵安新区支持大数据应用与创新十条政策措施》《贵安新区支持VR产业发展十项政策》《贵安新区直管区推进“双百”工程建设五年行动方案(试行)》等;

在人才激励方面,新区相继印发《关于加强贵安新区直管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特区高地的实施意见》《贵安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暂行)》和《贵安新区高层次人才认定暂行办法》等。

此外,针对高层次人才,新区坚持“服务发展、以用为本、突出重点、特事特办”的原则,以更加诚恳的态度、更加周到的服务、更加广阔的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开辟“绿色通道”。

政校企合作“育才”

“这些前端的操作是Java最基础的东西,也是入门级的操作,大家要熟练地掌握。”在睿峰科技贵安新区公司博学堂,教授java的老师正给学生们上课。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坐着十多位学生,课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电脑,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一步步完成操作。

睿峰科技公司市场总监曹骏廷告诉记者,这些学生是公司与花溪大学城各高校校企合作招收的学生,他们将在这里接受4个月左右的集中培训。

据了解,睿峰科技一直致力于移动互联项目孵化和移动互联高端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在从事人才培养及孵化工作的6年里,与国内89所高校、3000余家企业单位建立了深度人才合作培养关系,通过“政府主导、高校承接、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模式,将移动互联培训、孵化基地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布局相结合,累积覆盖培养大数据产业人才6万余人。睿峰科技贵安新区公司从2018年3月开始,累计为新区培养人才600余人次。

“和一般的培训不同,这种项目实战式的教学可以让我们真正‘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去增长知识,以后能够直接应用到工作中去。”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学生胡佑全告诉记者,之前他来公司参加了一次实训体验课,觉得这种项目实战式教学可以学到真本领,毕业后也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来参加培训。

“睿峰科技是双创园第一批入驻的企业,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但前提是我们得具备这样的能力,现在有了这种系统学习的机会,能够很大的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增添一些筹码。”胡佑全说。

“从这里毕业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能,相当于1年的工作经验,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像大数据相关领域,有实践经验更为重要。”曹骏廷告诉记者,他们培训出去的学生,都成为企业争抢的“宝贝”。

7月18日,贵安新区睿峰科技公司与贵州民族大学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紧密合作。从实践培训到今后的就业,校企合作让像胡佑全这样的学生拥有更多机会,也让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更加贴合。

近年来,贵安新区依托花溪大学城,打造贵州省的人才高地。为切实搭建校企人才培育渠道,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人才支撑基础工程建设,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于2018年4月出台了《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324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从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搭建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校企项目品牌合作试点等8个方面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安新区睿峰科技公司的校企合作就是“324”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推进的结果,标志着“324”工程政校企合作的有效落地,是新区人才培养里程碑式的重要进展。

优质创业环境“留才”

今年9月10日,贵州师范大学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合作共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8级新生正式开班,这是贵州师范大学与NIIT签署共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合作协议以来的第二届学生。

据了解,NIIT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印度新德里,是技能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全球领先企业,向40多个国家/地区的公司、机构和个人提供多学科的学习管理和培训交付解决方案,是唯一一家跻身IDC全球20大IT培训机构之列的亚洲公司。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与NIIT签署共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合作协议,NIIT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大数据人才。

与NIIT的合作,仅是贵安新区抢抓时代机遇,抢占大数据人才培养高地的一个缩影。

而贵州大学明德学院传媒系的“易享创客空间”,则是新区探索。大数据产教融合的一个范本。

易享创客空间有28个工作室,按照校企深度融合、双轮驱动,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设有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与科技等多个专业。学生课余时可根据研究方向交流沟通,在导师的带领下创新创业。

记者采访时正值周末,但工作室里依然有很多学生和导师在加班。“我在做微博的前端开发。”明德学院传媒系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王彬说,“我没课时就来这里,边学边练手,通过实践再学习。”

“目前‘易享创客空间’已对外承接并出色完成了200多个项目,很多项目都获了奖。”明德学院院长助理康俊表示。

注重项目实践,将行业领军的大数据技术企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当中,让教学与产业发展同步,正是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正在践行的课题。

“我们已迈入了产教融合3.0时代。我们老师上课在教室,上班在企业;当其他学校的学生还在进行专业学习时,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实习,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跨界创业了。”康俊说。

目前,贵安新区依托花溪大学城这个人才高地,充分整合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的资源,引进了达内教育集团、贵州豌豆信安科技有限公司、黔信大数据、惠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校企合作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的同时,也为新区大数据企业“定制”人才。

在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数字科技实验室、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大数据实验中心、贵州大学贵州省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工程实验室、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安新区)数字物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理工学院数字建筑BIM创新中心、贵州民族大学大数据研发中心等已纷纷入驻,这些高校大数据实验室将按照“产、学、研”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借助大学城高校优势,为大数据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撑。

据了解,目前,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入驻8所高校的大数据相关实验室及人才培训基地,8所高校实验室及培训中心将为园区注入1000余名师生,为新区企业项目提供更丰富的人力及智力的支持。(范良丽)

来源:贵安新区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