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部编教材把《春》作为七年级秋季开学的第一篇课文,可能有着美好的希冀,希望刚上初中的孩子们能够像春天一样,展现出勃勃生机。《春》的确是这样的一篇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之形象,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蓬勃的活力。《春》像一首诗,而本文作者更是努力把课上得像一首诗。亲切的导入,颇具匠心的构思讲解,让整个课堂呈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姿态。尤其是把课文和朱自清的原文进行了大胆而富有新意的对比朗读,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让课堂似乎有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盎然生机。 凤台四中 李永梅 新的一届又开始了!当拿到新教材的那一刻,我和学生一样好奇地翻开课本,轻轻地读起了《春》:“盼望着,盼望着”,秋风来了,开学第一课的脚步近了。 《春》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这篇课文自从1933年7月被编进《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以来,无论教材选文如何变化,它都稳稳扎根在各大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可见,师生和编者对它都是情有独钟的。也许是它无比缜密的结构,清新明朗的画面,活泼可爱的表达,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春风拂面般的亲切吧。 那么,面对经典,我该怎样走进《春》的教学呢? 我最推崇的是肖培东老师浅浅的导入方式:绝不处心积虑、费心劳神地准备一段深刻的话语,只是就地取材、信手拈来的灵光一现。这样的导入简单而亲切,犹如浅浅的溪流,流到屋后又绕到门前,很快便流进学生心田。心与心的距离近了,学生便更容易倾听了。想着想着,脑海中便放映着肖老师的经典导入方式——“主持词导入”、“标题式导入”、“猜想式导入” …… 打量了一下《春》,我决定先从标题读起:“1《春》。”看着这个黑黑的阿拉伯数字“1”,如标竿屹立在课文最上端,我顿时灵光一现,便有了新课的导入:“同学们,在这个秋风瑟瑟的季节,为何第一课就要让我们学习《春》的文章呢?请你猜一猜编者的意图。没想到这样的竞猜瞬间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因为《春》这篇文章有很积极向上的主旨,它能启发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因为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初一也是我们初中三年的开始,编者是想让我们把握时机,趁着大好春光,努力学习吧。”、“我觉得作者是想让我们从初中一开始就要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好课一定是靠好的问题来推动的”,开了一个好头,还要走得上好路,如何设置较为满意的主问题便成了课堂成色的关键。 我又想起了肖老师的《一棵小桃树》,想起他如何充分运用课本资源,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旁批也绝不放过。于是,我仔细看了看课后习题,又认真读了读预习提示,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为满意的切口——“这是一篇散文,又像一首诗。”我决定整体感知就解决“这是一篇散文”的问题。 于是,我便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同学们,预习提示里有这样的提示:‘这是一篇散文',那么,这是一篇____的散文呢?”学生很快回答:“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物,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对这份喜爱与赞美的理解不凌空蹈虚,而有切身体会,我让学生找出最直接地承载这份喜爱与赞美的文字。学生很容易找出开头一段和结尾三段,并深情地朗读着。 顺着学生的思维,我又顺势抛出另一个问题——“为了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作者一共描绘了哪几幅有关春天的画面,你能给你最喜欢的一幅配上一句诗吗?并说说理由。”这里,主要是想通过配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学生很快总结出六幅图,并分别配上了优美的诗句。如学生给春醒图配上了“昨夜秦淮春水生,朝来合岸有波声”;给春草图配上了“浅草才能没马蹄”、“春在城南芳草路”;给春花图配上了“乱花渐欲迷人眼”、“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给春风图配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给春雨图配上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给迎春图配上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的配诗,让我有种春天般的惊喜,因为他们不仅诗词积累丰富,而且能诗文互见,以诗解《春》。在诗意解读内容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继续挖掘预习提示:“阅读提示说‘又像一首诗',你觉得像吗?哪里像呢?”这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春》的语言特色。 学生在思考中总结出这篇散文在语言上与诗歌的相似之处:韵律美、修辞美、意境美和凝练美。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感悟到《春》的这些语言之美呢? 《语文课程标准》上说,“要让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到才是悟到”。于是,我决定在开学第一课就传达给学生一种信息——语文一定要充分朗读,而且是要带着思辨性来朗读。如以第三段为例,为了更好地感受韵律美,我便引导学生把诗分行来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注重重音,读出停连并以情带声地读: 小草偷偷地 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 坐着,躺着,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在读诗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对称语句的节奏之美,在读诗的过程中更充分感受到拟人化的小草的顽强生命力,以及新鲜、可爱而又胆怯、默默地生长过程。并在诗文对比朗读中感受到省略句的凝练之美——“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该句其实是省略了“孩子们在草地上”这一语言成分,从而达到诗化的表达效果。且引导学生在想象朗读中感受微风轻拂,绿草如茵的意境之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成功地把其他段落也改造成诗来分行朗读,有的单独朗读,有的同桌对读,有的小组接力读……同学们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充分感受到语言的诗意美。 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品味与思辨能力。我又充分演义了注释1里的“略有改动”四个字。“同学们知道相对于朱自清的原文,我们的课文做了哪些‘略有改动'吗?”顺着同学们一双双好奇的目光,我依次给学生列出了如下修改之句,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到朱自清散文清新、欢快、儿童化的语言之美。 (1)水长起来了 (2)草绵软软的 (3)花里带着甜味 (4)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6)混着青草味 (7)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8)披着蓑戴着笠的 (9)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11)“一年之计在于春” 学生的回答很是积极,思维更是大胆活跃:“水‘长'起来了”更清新、更有童趣,好像水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子蹭蹭地长高了,并且与后面“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太阳像个小姑娘似的,相映成趣。“草绵软软的”比“草软绵绵的”更好,因为前者的尾词是‘软',给人的想象是草的质地很柔软、很舒服,像海绵或棉花一样;而后者的尾词是‘绵',给人的感觉是草像海绵一样的蓬松状。“花里带着甜味”加不加儿化都可以,因为朱自清毕竟是个南方人,虽然在北京生活多年,但也许当时并没有学会十足的京味儿,我们完全可以忠于作者本意,不做改动,只要它无伤大雅,比如后面的“混着青草味”。“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就更比课文好多了,因为感叹号最能表达作者闭了眼想象到树上果实累累时的那种惊喜、那份激动,那份童心!至于“散在草丛里像眼睛”还是课文改动的比较妥当,因为加上逗号之后就是“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一起读,更有节奏,更富韵律,更含诗味,更有童趣。“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课文加了个“有”,表达更顺畅,且与后面“还有”相照应。至于“披着蓑戴着笠的”,其实没有必要改动,因为句子本身并不长,如果加个逗号,在对称中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那就该把词尾的“的”也去掉,岂不更有韵律感?“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课文里加个逗号,可以增强节奏感。“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不知道此处的“儿”为什么被删掉了?其他带儿化音的词都是补充,此处完全没必要将朱自清好不容易学会的儿化音去掉嘛。至于最后一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这里作者为何会用分号,的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课文将它改为逗号,实乃情理之中。 讨论结束,我让学生再一次朗读全文,并回到开头的问题,“你能结合《春》的内容,再谈谈编者更想借朱自清笔下的景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经过前面的学习,此时学生的理解似乎更成熟了:“编者是想借《春》告诉我们:学习要像春草一样,不为炫耀,不求夸赞,默默地努力,“偷偷地钻”;笑容要像春花一样纯洁烂漫,笑里带着甜味儿;心情要像春风般温暖而柔软,“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样;心态要像春雨一样滋润宁静,在人生的风雨中,要“撑起伞慢慢地走着”;心扉要像迎春一样敞开,去拥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同学们畅谈的兴味正浓,可惜第一课还是在不舍中结束了,这让我又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散文《匆匆》。虽然时光匆匆,但是我们可以活得像春天般生机勃勃。 作者简介:李永梅,凤台四中语文教师,淮南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在淮南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被评为淮南市第四届教坛新星;并有多篇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杂志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