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辩证——心脏早搏

 伊悠帆123 2018-09-20

心脏“偷停”,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感受,在西医里,它被称为早搏。在中医里,心脏偷停被划分到在“心悸”“心动悸”里面。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早搏”!

微信号:hkyqf10

跟我养生,不养医生






西医中解释早搏是在心脏的搏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个或数个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早搏在临床上多由心血不足,心阴亏耗,心阳不振等因素引起。当然,这些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交织的,所以辩证时要找到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循序渐进地治疗。


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发生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故又有心跳停顿的感觉。



中医认为发生早搏的人心阴不足,但病因往往并没那么简单,《伤寒论》里这样形容早搏:“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 脉结代是指脉跳动时有间歇,就是有一种“偷停”的感觉。


如果是心脏跳的很快,突然“偷停”这说明是心阴不足,但如果心脏跳的比较慢,还出现“偷停”,这往往也说明心阳也有点不足,这样心脏的阴阳都有些虚,但主要以心阴不足为主,造成心脏跳动异常。


 我们心脏之所以会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心脏营养不足,用中医的术语说,是气阴两虚,气虚了,无力推动心脏的跳动,阴血亏了,心脏当然会空转。


 有的时候也因为是有外邪,比如,感染外邪,就会导致我们身体为了抵抗外邪,气血耗伤,消耗了能量的情况,而且外邪往往会直接攻入心经,这样更容易损伤心经气血。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写道:“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其中的“伤寒”两个字,就意味着在有外感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问题。


现代的人,劳心劳神心血耗伤严重,容易患上早搏等心脏疾病。早搏怎么办才好?中医上来讲,就要通过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方式来调理,给心补足气血,让心得到滋养。


中国自古就有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炙甘草汤”,现在这个方子在临床上仍然常用来治疗早搏,我们了解一下!


心脏早搏


症状:冠心病、肺心病等所致的心律失常、早搏、及其他室性早搏、房颤等。


原因:心阴不足,心脉失养。

治法: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方药: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桂枝10克、红参15克、生地黄30克、阿胶10克、麦冬15克、火麻仁12克、大枣10枚。


使用方法:600ml水煎服,取汁300ml分两次口服,早晚分服。



(特别提醒:本方仅供参考,具体症状建议找资深中医院就诊。)




药材解读

炙甘草有养血调经脉的作用,红参对心脏更好,既能生津液又能补血,桂枝的上行作用,引领诸药,滋补心之阴阳,和生姜搭配,可以通阳复脉,提升心气,生地黄阿胶麦冬大枣配伍,可以养阴生血,加入火麻仁可以促进排便,帮助肠道更好的吸收。



文章源于网络,自行组织,如有侵权请告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