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棋石乐1 2018-09-20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說:

「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

我觉得這句話用在我們中國人,这个「自古以来」的吃货民族頭上,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我们来比较一下四大古文明:

古埃及文明国家象征和政府权威的标志是:方尖碑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古巴比伦文明国家象征和政府权威的标志是:刻有国王图像的石碑和法律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古印度文明国家的象征: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古印度文明非常神秘,至今人民对其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古印度文明和古印度人,已经被今天三哥的祖先雅利安人完全同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哥不愧是开挂民族,最奇葩的印度章德拉王朝的象征:克久拉霍寺庙群,也是哔了狗: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克久拉霍寺庙群是印度坦多罗教(印度教分支)崇拜祭祀和搞狂欢的场所。

再来看看华夏文明國家和權力象征: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鼎」和「簋」就是上古时代的厨具,后来演变成也是祭祀的礼器。

「鼎」:煮肉用的大锅,下面放木柴燃料,相当于今天的炒锅。

「簋」:装谷物熟食用的,相当于今天电饭煲。

如果西方人把「烤箱」、日本人把「电饭煲」当做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想想有多荒唐。

但在我们中国人眼中,用「鼎」和「簋」这样的厨具,代表国家社稷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毫无违和感,且丝豪不失威严感和庄重感。

我们中学都学过《左传 庄公十年》中的一篇文章《 曹刿论战》。其开篇曰: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这段大意是说: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春秋时期,公元前68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乡下的2B青年曹刿主动请缨,街坊邻居都劝他说:这是吃肉的人才操心的事,你去掺和干什么?

曹刿说:吃肉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用今天广大网民眼光看,《 曹刿论战》绝对出自《我比领导人更聪明系列文集》,而曹刿是典型的「地沟命,南海心」。

这个暂且放下不表,我小时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个疑问曾问老师:为什么《左传》中称「领导人」为「肉食者」?

当时我们的老师说:先秦的「领导人」有钱呀!顿顿「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呀!所以呀,以「肉食者」代称。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其实,这种臆测其实比「皇帝用金斧头砍柴」好不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知道我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原来在先秦,我们的先人就是用「厨具」和「食物配置」来体现「尊卑有序」,这也是周礼的一种,叫做「列鼎制度」,如下图所示:

皓首穷经之:以《左传》的「肉食者」论吃货民族的修养(一)

天子家用「九鼎八簋」,然后诸侯、大臣、大夫随着随着级别慢慢下降,这就是是「周礼」,烧火做饭的锅,都要体现「尊卑」,不得僭越!

所以,《左传》中用「肉食者」代指「有地位權勢的人」,是很深刻反映了时代和社会背景。

孔子的后裔唐人孔颖达在为《左传 曹秽论战》做批注的时候也解释过:

在官治事,官皆给事,大夫以上,食乃有肉,故鲁人谓曹刿曰,肉食者谋之。

所以在汉语中,统治者暴征横敛,被称为【鱼肉乡民】。【鱼肉】代表统治者的俸禄,以及税收,【乡民】则是封邑下的【被统治者】,与今天【乡民】的意思有些不同。

我们知道,老师的工资有一种很文雅的说法叫【束脩】,【束脩】其实就是古代的一种【腊肉、干肉】,为什么老师的学费叫【束脩】呢?

其实,这个称谓最早源自我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孔子,而且就跟【列鼎制度】有关。

《論語》-----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虽说孔子最早为平民提供「有教无类」的无差别教育,但是,孔子是收学费的,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大多数时候是低级的「士人」,从「列鼎制度」可见,与他身份相匹配的食物就是「腊肉」。

以前有些经学家解释是:先秦吃肉不易,腊肉是很贵重的食物,这不是正解。

孔子身份是「士人」,依照「列鼎制度」,他的工资级别就是「腊肉」,而且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恢复周礼,他执着且苛刻的遵周礼,所以,学生即便要送「鱼子酱、鲍鱼」,恐怕他是不会收的。因为这是孔子最反感的「僭越」。

我个人来看,孔子可以说代表知识分子的通病:「拙于谋生,急于用世」,他是个好的「卫道士」,是个不错的「学问家」,但他没有什么「政治眼光」,看不清楚天下大势,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已经不可避免了。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列鼎制度」属于「祀」,其实就是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和「吃货心理」演变过来的。

先秦帝王用「九鼎八簋」体现:祭祀权,而「祭祀权」的外衣就是「吃吃喝喝」:只有我有资格祭祀祖先的亡灵,把他们招呼得吃好喝好,保佑我江山永固,你们都没有资格祭祀!

用这种「祭祀权」强调:「政治合法性」,所以,有野心争夺最高统治权力叫做「问鼎中原」(出自楚莊王問周定王的典故)。

而「肉食者」的称谓,也与「列鼎制度」密不可分,「大块吃肉」是其次,强调的是「尊卑有序不逾矩」。

所以,称华夏民族为礼仪之邦,并不是浪得虚名,周礼的繁琐、细化程度,你绝对想象不到,「列鼎制度」只是管中窥豹,还有很多,衣、食、住、行都要有非常严密的量化和程序。华夏族是自古以来的「吃货民族」,「列鼎制度」可见一斑,经过了几千年的修养,「吃货心理」已经充分融入到历史文化和民族思维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