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棋石乐1 2018-09-20

谈起历史上的「女汉子」,老生常谈的就是花木兰、穆桂英,其实她们都文学作品中形象,而非正史,有无其人都是个问题。而正史都没有记载,完全是靠今天考古材料才逐渐显现的商代传奇女神:妇好,才真正称得上「史上第一女汉子」!!

呼唤度娘,请出我大河南第一女汉子妇好镇楼!

去过安阳殷墟博物馆的人都知道,门前就矗立着这尊妇好手持青铜斧的想象复原图。

商代灭亡以后,盗墓贼对殷都的盗掘几千年从未停止,七十年代妇好墓被意外发现可以说捡了一个「巨大的大漏」,墓中一共出土了一千多件精美的随葬品,最令人兴奋的是,回过头再看甲骨卜辞中,有关妇好记录一共有两百多处,大到调兵征战、怀孕分娩,小到感冒、长蛀牙。

奢华精美的随葬品加上甲骨卜辞,为我们揭示了这位商代王妃「霸气侧漏」的人生:

她是商王宠爱的「女神」,也是一位多产多育的母亲,上古「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祀、戎」两件事,妇好都有参与,她也主持祭祀的大祭司,带兵驰骋疆场的武将,辅佐夫君治理国家,平定外邦。

墓中陪葬的精美的首饰、发饰和大量的青铜炊具,显示妇好「爱武装,更爱红妆」,她不但会跳大神,能上战场,还能下厨房。

有一种说法,妇好墓之所以没有被盗掘,是因为妇好并没有葬在商王陵园,而是葬在宫殿区,这显示商王对妇好是「死了都要爱」。

今年是妇好墓发现四十周年,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发掘四十周年特展》,竟然有媒体撰文称:妇好手持的「板斧」上有妇好的铭文,说明「板斧」是「妇好的随身武器」,以此推测「符号武艺超群、臂力惊人」,脑补一大堆云云。

女神王妃像黑旋风李逵手持大板斧,确实很违和,那安阳博物馆基于什么理由,复原妇好雕像,要让要妇好拿「板斧」呢?妇好墓中为什么有「板斧」随葬呢?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其实,妇好手持的「板斧」,在上古只是一种礼器:斧钺,代表着「军事权力」,汉字中的「王」,就是「锋刃向下的斧钺」之象形。

如下图:「王」字与青铜斧的比较: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王」字后来越变越抽象,完全看不出「斧钺」的象形,如汉代的「王」字: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所以到东汉时代,许慎在将「王」字解释为:

《说文解字》:【天下所歸往也】。

许慎同时还援引董仲舒和孔子的解释: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貫三爲王。凡王之屬皆从王。】

但这些解释都是穿凿附会,孔子、许慎和董仲舒都搞错了。

其实,我们比古人幸运得多,近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的古文字,今天我们对汉字源流演变的认识,是全面超过任何一个时期的古人,所以,今天有些人盲目「泥古、崇古」,是非常不可取的。

「王」与「士」、「戉」都是同源字,都有「斧头」这个象形:

代表「王」字的「斧头」,比代表「士」的「斧头」,多了一笔,可能是表示上面的装饰、纹样,又或者大一点,如下图中「王、士」的金文字形比较: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我想大概可以这么理解:「士」与「王」共治天下,以「高档」斧头代表「王」,「低档货」就是「士」,是有等级区别的。

而「王」加上「柄」也就是「戉(钺)」,甲骨文字形如下图: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实物如下图: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司馬法》曰:「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周左杖黃戉、右秉白旄。」

从史前到夏、商、周,玉做的「璧、琮」代表政治权力,「鼎」代表祭祀权,而「斧头」就代表军事权力。所以,汉字中以「斧钺」代表「王」,表示统治者有「生杀大权」。

无独有偶,其实在古罗马文化中,也是用「斧头」代表军事权力和国家暴力机关,也就是所谓的「法西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如下图: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古罗马要与外族进行战争的时候,就选出一位dictator(拉丁文:独裁官),然后元老院将象征军事权力的「法西斯」授予dictator: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将中国古文字的「青铜钺」与古罗马的「法西斯」相比较: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二者几乎差不多相同,难怪说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与古罗马最相似。

那么,手持「法西斯」的妇好,军事权力到了一个什么等级呢?有一片非常有名的甲骨可见一斑。如下图: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女汉子妇好为什么手持大板斧?

(图引自《英国所藏甲骨集》编号150正)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释文:

【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

这几个字很好认,几乎不需要古文字知识:

  • 登:從「豆」和「雙手」,「登」通「徴召」之「徴」。

  • 婦:即「帚」字,殘缺,甲文中「帚、婦」为一字。

  • 好:女、子」为「好」

  • 三千:「千」有三横,是一個合文。

  • 旅:「旗幟下有二人」之形為「旅」,会意。

  • 萬:「萬」字是「蝎」之象形,假借用来表數。

  • 乎:「乎」是「言乎(呼)」的本字,假借為疑問虛詞。

  • 伐:「伐」從「人、戈」,造字本義為「砍頭」。

这短短十几个甲骨文的亮点在哪里?

其实就是:「三千」和「万」。

「一万三千」,这是目前卜辞中所见最大的军队规模,竟然是商王的老婆,一个女人所所率领。所以,绝对有理由相信,商朝的常备军应该远在这之上。这个信息说明商王朝已经是非常完备的国家体系,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住茅草棚子的部落土豪」而已。

没有国家税收机构和管理体系,小部落无法供应上万人的军队的消耗。上古青铜是非常稀有的物资,必须依靠国家力量才能大量的获取。商代已经有战车的大规模应用,而战车是当时「尖端武器」,战车制造必须依靠专业部门和工匠人才的分工协作。

所以,仅仅这一万三千兵马,所需要的后勤补给、兵器制造.......不是一个「光屁股酋长」所能承担的。

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古埃及的拉姆西斯二世大帝,在与赫梯人的战争中,联合了几个部落加上雇佣军,才组成两万人的部队。

综上所述:

因为妇好墓中的女性化的随葬品,还有有大量的兵器陪葬,其中有象征军权并刻有自己铭文的「青铜斧钺」,而甲骨文卜辞又多次记载她带兵打仗,平定外邦,二者互勘分析,很自然就可以推理妇好曾掌握军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因此,今天复原妇好雕像的时候,才考虑让这位三千多年的女汉子手持斧钺!其意思,就是想表达:妇好既是商王深爱的「女神」,也是以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才。

将其解读为「妇好随身携带斧头,臂力惊人」,是对历史的误解。至于还有些「历史发明家」说「妇好挽救了华夏民族,功劳盖过黄帝打败蚩尤」云云,完全就是毫无根据的臆测附会,历史不是写科幻小说,一份证据说一分话,作一分合理的推理,是必须要恪守的。

----------------------------------------------------

参考资料:

  1. 《说文解字》,许慎著、段玉裁注

  2.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80),《殷墟妇好墓》发掘报告

  3. 李学勤(1982),《英國所藏甲骨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