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读书体会
2018-09-20 | 阅:  转:  |  分享 
  
读书体会

长青小学刘婕

课堂教学调节与控制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不会调控就不会上课。通过学习《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调控技能指导》,我觉得自己对合作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

《学记》中明确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这强调的正是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但随着在教学中的推广,当前的合作学习也出现了种种误区:

一、分组即合作

???合作学习强调分组学习,因此提起合作学习,很多老师就会想到把学生“分小组”。尽管我们不能否认,合作学习的众多组织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由于小组人数适中,成员参与机会多,合作与竞争并存,同时有利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在很多公开课上都看到小组学习。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并非唯一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可多选择一些合作的形式,或师生对话,或同桌小议,或选友讨论,或班级交流,或诚邀班外人士“加盟”……并适当地与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相“联姻”,必会使学生兴致盎然。

分组的关键在于合作,但往往在实践中却成了合作的关键在于分组。产生此种误区的关键在于我们机械地理解了合作的真实含义,对合作缺乏真实有效的认识与把握。合作强调的应是学生的整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所设制的教学任务,很显然,合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真正认识理解合作学习的真实含义。从表面上看,学生被小组化了,但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小组,都能根据自己的才能来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而小组的任务环环相扣,却又各不相融,设计的这些内容都必须要求学生之间有充分的合作,也唯有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生能在合作中寻找到乐趣,也能体会到挑战,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

可以这样说,合作的核心是共同协作,这对合作的目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又要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明确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二、参与即合作

?合作学习强调全员参与,强调对每一个学生的培养,但现实却是,学生才智有高低,理解能力也有不同,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讨论热烈,但回答问题者寥寥无几;参于者众,真正有收获者少。参与不等于就有收获,全体参与不等于合作。合作学习往往走向两种极端,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中获得了更大的收获,而缺乏自主学习态度的学生学习效果比传统教学更差,这正能反应出合作学习中的参与问题。

合作学习鼓励全员参与,同时应警惕两种现象:其一应警惕无效参与。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争辩中,很多学生由于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并未真实获得,而以一种虚假的表象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同时在参与的热潮之中,更缺乏一种准确的方向把握,以致最终走向了一种无用功。其二应警惕小组一言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思路被打破,合作学习被普遍采用,但合作小组中由于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成为小组长,他的表达也决定了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与过程,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小组内的一言堂局面。

无论是无效参与还是小组一言堂,出现如此现象,其中都暗含着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或为了一味求全求美,让合作学习走向了一种形式化。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但绝不排斥教师的有效参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正是合作学习应追求的目标与境界,只不过往往在实际运用之中,教师的过分参与和过分放手让合作学习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参与的乐趣,教师就必须有更为合理的安排,张扬个性考虑整体正是合作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不追求一节课的完美,不追求形式上的合作,当合作学习能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参与的乐趣时,才算得上真正的合作,而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也只有教师能真正参与其中,学生才能有效参与。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乐趣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绝不能流于形式而失去对整体的把握,合作学习更不能跳出对于学生个体的把握,强调参与,强调个性,强调培养,才能让合作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与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长青一片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