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的方法

 月中寻桂QQ 2018-09-21

 天下武学殊途同归,强分派别,乃是人为。

——《倚天屠龙记》


昨天的文章主要是通过日均成交量,以及换手率观察市场的趋势,有读者留言,希望谈一谈基本面分析。确实,与其在3000亿左右的市场里去寻找并不存在的趋势和策略,不如静下心来,探讨一下投资的方法,为下一轮牛市做好准备。


股票投资,先有理念,然后有方法,就好象金庸小说里的内力和招式(虽然这两者在科学的世界里并不存在)。


投资理念,包括逆向思维、二阶思维、对风险、周期、偶然性的认识,这里建议阅读《投资最重要的事》,里面讲的很全面,这里就不赘述了。建立了基本的投资理念,然后开始对财务报表的数据、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的数据做统计和分析,并且得出概率判断,进而进行交易决策。


简单来说,股票投资做到这些就够了,即先有交易理念,然后有分析,最后选取策略,然后通过实践检验,然后不断的进步。


所以,如果一定要对投资方法做分类,其实研究量价关系的技术分析和研究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面分析并不矛盾,并不需要用其中一个去检验另一个,而是要研究他们之间的逻辑是不是独立。类似的关系也存在于所谓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


方法,其实就是那些方法,任何一个交易软件里都有,里面的每一项指标,无论是技术指标还是财务指标,都曾经非常有效,否则他们就不会存在。同样的,所有股票投资所使用的方法,也都来自于相同的底层数据。


重视底层数据,以及这些方法的逻辑,比教条的去分类这些方法更加重要。这里比较常见的两种分类,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以及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我结合当前市场,简单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01


自下还是自上


顾名思义,自下而上就是忽略股市系统风险,或者说将之认为是不可完全避免的,通过专注选股,来实现长期的收益,即贝塔无意义,应专注于阿尔法;而自上而下则相反,认为所有的收益最后都变成了平均收益,或者说指数化收益,阿尔法并不存在,避免系统风险,寻找大的趋势,获取贝塔才是投资的目标。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策略,每一种都有非常完整的逻辑,自上而下的典型代表是索罗斯,而自下而上的典型代表是巴菲特。


一般来说,当市场出现明显的趋势性上涨或者下跌时,自上而下受人追捧,大家觉得在大的浪潮里,选股的意义不大,看对大势才重要,比如最近下跌明显,大家又开始研究康波,研究涛动周期;而当市场出现结构性的机会时,比如2013,14年的中小创和去年的蓝筹股,大家又开始追捧价值投资,认为选股可以战胜周期。


有意思的是,在10几年前,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里面将两者的投资理念从具体的方法中抽象出来,比如对投资的理解,对思维方式的理解,对信息的理解,竟然是惊人的相似。


同样,索罗斯虽然自己专注自上而下,但在他关注的市场里,他有一个非常精干而专业的团队专注选股,也就是专注自下而上;同样的,巴菲特和芒格,时刻都在勤奋的学习,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包括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


回到最近的市场,你选择了自上而下的分析,最后,仍然要回到具体的个股配置上,即使对未来走势并不乐观,也极少有人敢冒着突然踏空的风险,在这个估值区域选择完全空仓;同样,即使你选择了自下而上,精选配置,也一定是建立在大类资产配置均衡和现金流充沛的基础上,否则,人非草木,超预期的下跌,最后也难保不摧毁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承受极限。



02



基本面还是技术分析



同样的关系,也存在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上。其实,这两者是各有优劣,并且必须结合使用的工具。这里,我只简单说三个观点:


1、基本面分析,并不等同于企业盈利预测。更不是所谓一个模型预测未来三年业绩的笑话。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无数的不确定性,董事长和CEO都不敢说自己知道未来三年的业绩,模型更不可能知道。


基本面分析,既包括股东利益分析,也包括企业五力分析,甚至还包括经营管理层的个人经历和利益诉求分析;既包括财务报表数据,也包括股东人数、持股情况、重要股东变动、等等等等。


应该说,凡是量价数据之外,所有与企业相关的新闻事件,都是基本面分析的线索。财务报表,是基本面分析的基本功,但财务报表里的数据,有的滞后,有的存在调控的空间,有的不同行业之间差异巨大,而财务报表之外,比如行业协会的数据,甚至新闻联播里的数据,又可以回过头来印证财务报表的数据。


2、技术分析,即所谓量价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三大假设,这里就不说了,大家自行百度。我想说的是,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量价信息,是博弈过程中最公平的信息,甚至是可能是唯一公平的信息。


在不考虑刻意操纵的前提下,量价信息通常提前反应企业的各种信息;在考虑可以操纵的前提下,量价信息更可能提前反应企业的深层次信息。量价信息的难度在于,要区别这两者。也就是什么时候要用到趋势分析的工具什么时候要逆向思考,从博弈的角度理解这些信息。


通常来讲,流动性越好,趋势分析也就越有效,比如大盘股,比如指数;而流动性越差,博弈分析也就越有效,这时候考验的是人性中最脆弱的那一个区域。


3、量价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并不矛盾,甚至可以互相印证,但要注意的是,两者之间如果存在强相关性,就容易出现正反馈的状况。即企业的市值膨胀,会导致基本面膨胀,最后出现不可思议的泡沫,比如乐视;而反过来,企业市值的崩塌,也会导致杠杆断裂,企业更换实际控制人,基本面突然恶化。


有趣的是,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穷查理宝典》,里面都可以找到关于投资者心理非常相似的描述。

就好象在现在市场里,既要研究企业的基本面,还要等待趋势形成,尤其要注意研究基本面和量价趋势之间的反馈关系,那些充分释放风险,基本面否极泰来的股票,反而出现了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