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剩女”是这个社会的阴谋!

 霸王龙印 2018-09-22

上天除了婚姻这一件玩具,还给了我们别的人生消遣吧。别忘了拆开所有的礼物……

我不认为她们有额外的悲惨,需要我们额外的同情。她们不太愿意忍受离婚的屈辱、分居的伪善,以及婚姻生活的负面磨损。

--史航

如果只是单纯以结婚为目的的婚姻,可以说是这世界上最低的门槛,低到几乎不用迈就可以过去。众所周知,在农村一些地方,即便没有法律的允许,两个患有严重智障的病人也可以结婚。

但是,很奇怪。女人过了三十还没有结婚找男朋友,就会莫名地被叫成了“剩女”。迟而未婚成了一件很让人不爽的事情。


1

“剩女”新词的由来

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我国适婚年龄段的人群中,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高达206:100。很明显,是剩男更多啊,为什么口口声声都在说剩女,剩男呢?

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婚配从古至今,无论中外,基本遵循男高女低的模式,而在当今最终剩下来的两端,剩男的戳穷与剩女富美,自然是剩女更为醒目一些。

有记者在街头采访大家对于“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持什么观点,本来笑呵呵的大爷情绪突然失控,咆哮着“不回家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来源:京华时报)

“你都多大了,还没结婚啊?”如同紧箍咒念的让人心烦,而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这不结婚是有多大的罪恶呀!能让家人恨到如此地步?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一辈子都围着子女转,子女就是他们的生活全部和目标。中国式家庭的战车,捆绑了两代人的幸福,也失去了两代人的自我。

父母说,我是为了你。特别是生了女孩之后,因为整个社会还是以父系传统延续的方式在运行,对于女性的不公平现象,纠心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让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早点有个归宿。结婚就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一方面怕女儿吃亏上当遇人不淑,另一方面又怕女儿眼界过高错失了机会。

影视剧的形象

电影中的恨嫁女、结婚狂无不是站在原地,眼巴巴渴望男人的表白,在心愿达成时,无一例外地泪流满面。呵,那感激之泪,足可见“剩女”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剩女是被接济和同情的主角,所以,女儿的晚嫁成了家庭的主要矛盾,甚至还成了社会问题。

2007年,妇联把“剩女”定义为27岁以上的未婚女性,中国教育部也把这个新词纳入了其官方词汇中。这个词迅速走红,随着各大媒体对'剩女'宣传的持续发酵,从此“大龄女”罪孽深重,万劫不复!


2

“剩女”背后的真相

从社会角度来说,以婚姻维系的社会安全系数较高。单身男性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威胁,而单身女性也同样被看作伦理架构的破坏。单身状态更为自由,家庭结构松散,也最不容易控制。但在中国,媒体大力鼓吹“剩女”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适婚女性的不足。

性别比例失衡已是公认的秘密,那些边远地区村落的大龄未婚男性,在男多女少的现实状况下,结婚无望。

这和淘宝“光棍”节所高喊的“光棍”们有天壤之别,他们大多生活贫困、读书不多、也较难改变现状,凋敝的农村留不住女人,而“男光棍们”聚众赌博、聚众闹事、合伙偷窃和聚众斗殴在这些地区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

媒体对“剩女”的描述,更多是对“男光棍”们破坏力的担忧。而这个伤疤是揭不得的,与其如此,还不如拿“剩女”开刀,加大她们的结婚压力,从而可以减轻剩男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揭开 “剩女” 污名化的真相,我们并不能忽略“大龄女”现象的真实存在。那么,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2010年,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全球已经进入单身时代,英国结婚人数已跌至近150年来最低;法国每三户人就有一户是单身;德国柏林独身人口达到54%;日本30—34岁男青年未婚率为47.1%,女青年为32%;韩国正式宣布进入“单身全盛时代”。

以上的数据揭示的是一个现实,那就是大龄单身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种生活趋势。而在中国当今现实情况下,由于更多单身女性集中于城市,比隐藏在农村的男性更易于看得见,所以也更能成为话题。

女性更容易在陌生环境中生存

中国用了几十年完成了欧美百年间的发展进程,而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劳动力人口,造成了人口迁徙现象的加剧。

人口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同时,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给女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岗位需求。

即便逃离北上广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二线大城市里的剩女仍然不少。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在陌生环境中生存,这不只拼耐力,还拼现实。男人若想要在大城市立足结婚,房子的刚需就可以让他萌生退意。而城市里有更多低薪的岗位,适合女性去就业。

相对而言,灰姑娘比凤凰男更容易成功。年轻女孩有借婚姻改变命运机会,而男人们只能选择退守。

挤不进的圈层

为什么会有“北漂”、“沪漂”一说呢?一个“漂”字就很形象,意思就是你如浮萍随波而动。你的家族、血亲、同学、朋友都在家乡,陌生的城市里,你无亲无故,只能靠自己打拼奋斗,借助外力只能是一种异想天开。

那些出生在同一个城市,家庭条件好、有权有钱的年轻男女,大多会在相应的圈子里。当今社会虽没有像古代社会那样分为三六九等,现实的婚姻却意味着未来的金钱和人脉。而“漂 一族”的外延只是由个体形成的信息孤岛,无法拓展社交圈的人自然会被抛弃在外。

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都远在故乡,而同事也只是同样那几张老脸。选择面会相当狭窄,不只没有办法拓展社交圈,甚至也认识不了新朋友,选择的范围有限,成功率自然就低了。

身不由己的时间旅行者

白骨精:纯粹的职场精英,事业的魅力大于应该要找的生活上的其他的东西,忙到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谈情说爱。

加班狗:得为生计去奔波,在经济不好时还要努力不被裁员,你得去加班、你甚至会为了加班而忽略好友聚会的机会。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她们都因不能掌控自己的时间,而无法去谈情说爱。

现代商品价值观绑架

被传媒影响着,青春偶像剧、洗脑的韩剧的侵袭下,低能低质的输出让认知停留在完美、大长腿、英俊、有钱、不离不弃……以至于分不清这是虚幻还是现实。所以,在挑挑挑中,耽误了。

攀比的虚荣,看到自己的好友和闺蜜找到了好的归宿,一心想要超过她,在爱慕虚荣中耗费了青春。

被物化的女性,男人将“年轻就是女人最大的资本”的观念输入之后,致使一些年轻女性将自己当成物质交换的筹码。她们认为,凭借自己的年轻和姿色,才可以获得对等的金钱,享受所谓的“高端生活”。然而,现实如此残酷,当女人成为物化一员的时候,当更年轻的资本出现的时候,自然会被替代。

以上事实,是造成“剩女”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被商品价值观绑架而处境尴尬的大龄女,“剩女”并非是穷途末路。


3

结婚并不是每个人的必选项

美国:不仅百姓中的“剩女”随处可见,名人中的“剩女”也比比皆是。

法国:其实人们很少会将30岁以上的未婚女性称作“剩女”选择结婚、同居或是自己单身生活,在法国人看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因而是普遍被社会所接受的。

据天猫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境内30以上的单身女性购买大家俱及装修工具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她们个人旅行的频次也越来越高,以前在大众眼里不能完整独立生活的事情,却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女人可以强悍到自己装修屋子,甚至可以一个人去旅行。

婚姻的三要素是性、子女、合作,跟情感关系不大。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让选择变得更为多样化,更重要的是:结婚并不是每个人的必选项。

除了被商品价值观绑架的女性外,我们可以看到有主动选择单身的女子,写作、旅行、开自己的书吧、咖啡店、经营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相当的精彩。比起和一个凑合的人,谈一场凑合的恋爱,结一场凑合的婚,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快乐地生活!

史航在一次采访中的一句话很能代表这样的态度“上天除了婚姻这一件玩具,还给了我们别的人生消遣吧。别忘了拆开所有的礼物……”

剩女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昭示着社会的进步,更意味着女性对于生活有更多的选择。如果还是想要走进婚姻的,“剩女”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就应该引起女性自己的警醒,把商品价值观的低负能量卸去,见招拆招正视现实才是不错的选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生活方式多元化是新一代人类成长的历程,旧观念也最终会被抛弃,“剩女”这样莫名其妙诞生的词,最终会被删除进回收站。

小时光大视界

让大人带孩子一起见识世界

本文部分配图转自网络 插画师/毛毛

欢迎关注 小时光大视界 ID:lit1me

转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