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之悟(17)

 村樵悟人生 2018-09-22

       《读书贵有恒》“盖圣贤入道,非学之难,而有恒之为难。”出自清圣祖康熙皇帝著名篇章《读书贵有恒论》。意思是说“想像圣贤一样入道,读书学习并非是什么最难的事情,持之以恒才是最难的事情”。康熙一生读书不怠,既精研传统文化,又涉猎西方文明,这便是他被后世学者誉为“千古一帝”的主要原因。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此乃古人告诉后人读书可带来的美妙结果。然,美虽美矣,妙亦妙哉,读书之路却十分艰辛曲折,故坚持一日乃至十日不难,常年如一日却实在不易,这便是为何好多“秀才”没能“中举”的主要缘故。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当代伟人毛泽东深化了颜之观点,撰联曰:“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还是毛主席说的好!如果有恒心有毅力,实在没必要起五更爬半夜的去读书,哪怕你起的再早睡的再晚,一曝十寒也没甚好处。

       不用凿壁偷光,也不用萤囊映雪;无需以发悬梁,亦无需以锥刺股。想照明,有灯光,欲提神,有冷饮。优越的读书环境和条件,我们早已经不缺,缺乏的只是像古代勤奋读书者那样的持之以恒的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