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就像海滨路 每个路口无定数

 余近山 2018-09-22

佳节临近,道路渐堵。为了让大家跑得快一点,经过提速改造的海滨路各个路口终于要启用。效果如何难以预料,但改造后路口车道设置却已经让人眼花缭乱。


大约5公里长的海滨路,地处汕头行政中心,面朝大海,沿路楼盘都是黄金宝地,也是“地王”聚集之路。诸多特殊因素让海滨路闻名遐迩,在汕头诸多城市道路中地位也很特别,是许多游客感受海滨城市特色的必游之路。这些年来,海滨路的改造一直未消停,从一条普通的市政道路变成一条承担各种示范任务的重要通道。从铺设沥青路面,到建设大宽度中间隔离绿化带,到设置摩托车蓄水停放区,到禁摩,到增设非机动车隔离栏,到如今的路口提速改造,每一次汕头的道路改造或交通管理措施变更,海滨路都是首当其冲,承载了太多的“重任”。


当然,大部分改变的出发点相信是好的,但改变的方式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并不宽敞的马路和相对宽大的中央绿化带,有的小伙伴觉得很没必要;毕竟,路是用来走的,而不是用来看的,为了景观牺牲道路通行能力,很多人难以理解。例如,道路空间本以不足,车道设置并不完善,还非要增加一条时断时续的非机动车道隔离栏,不管是开汽车还是骑单车,都不省心。


还好,这一次的提速改造,还是听取了大家的不少建议,具体施工方案不断优化调整。海滨路路口封闭数量减少为5个,除了龙眼路口或许还有些争议,适量地封闭路口,可以减少车辆在路口等待红灯的次数,又能保障车辆能够有足够的通道进出海滨路,确实有利于道路提速。将新兴、大华、东厦三个路口的中间绿化带拆短,腾出空间增加掉头转弯车道,提高路口通行能力,也是合理举措。而从下方东厦路口车道设置变化过程的三张图也可以看出,一改再改的车道设置,也是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尽可能地切合实际。


将大华-海滨路口纯属多余的右转渠道岛拆除,拓宽路口空间,增加大华路左转车道,方便海滨路车辆掉头,提高路口通过能力,更是早就该干的事情,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然而,世上很难有尽善尽美的事情,这次海滨路的提速改造也一样,难以做到处处都让人满意。特别是路口车道设置的较大变化,恐怕一开始很多人都难以适应,特别是对于平时经常不按道行驶、开车不看标线标示的“老司机”来说,很容易就会掉坑。


从媒体公布的路口车道调整方案看,改造后海滨路最大的变化在于转弯调头车道的设置。不同路口各不相同,同一路口不同方向也不尽一样。有的路口左转调头同一条道,有的路口右转调头同一条道;有的路口转弯调头混合设置,有的路口转弯调头分开设置;有的路口掉头车道在最右侧,有的路口调头车道在最左侧;有的路口可以左转不可以调头,有的路口可以左转也可以调头;有的路口自东往西可以调头,但自西往东确不可以调头;新兴路口还增设了汕头首条可变车道,可以直行、可以转弯、可以调头,不同时段各不相同,车辆需要根据标牌上的指示方向变化来选择通行。基本上,海滨路每个路口都有不同的车道设置方式,外来车辆很容易犯糊涂,本地的司机估计也要走一段时间才能熟悉。人生就像海滨路,每个路口各不同无定数。


为什么路口交通组织不能相对统一设置?这也是海滨路的现实所致。由于海滨路是逐渐从西往东延伸建设,石炮台路口以西路段较为狭窄,以东路段较为宽阔,每段路的车道数量本身就不相同,而且没法扩宽增设;而像汕头很多早起建成的道路一样,海滨路的道路宽度设计并不规范,双向无法设置相同数量的车道,导致路口不同方向车道设置没法一致。路就那么宽,道就那么多,还要种树,还要留非机动车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短短的一段路也难以承受那么多功能,天生的不足其实很难通过后天的简易改造来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也正因为此,海滨路每个路口都需要根据车流量、空间宽度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车道方案。看起来实在挺乱,也就要求小伙伴们要赶紧学习大城市的开车习惯,开车上路要看道路标线,空中标牌,还有信号灯指示,到了路口更要注意观察提前进入自己想走的车道,避免违规压实线随意变道。根据海滨路提速方案进行梳理,不同方向各个路口设置方式如下,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帮助。

海滨路(自西往东)

至平路口:中间封闭

招商路口:右侧设置左转调头混合车道

利安路口:中间封闭

同益路口:右侧设置左转调头混合车道

博爱路口:中间封闭

新兴路口:中间机动封闭

大华路口:左侧分设左转、调头车道

石炮台路口:中间封闭

东厦路口:左侧分设左转、左转掉头混合车道

龙眼路口:中间封闭


海滨路(自东向西)

龙眼路口(中间封闭)

东厦路口:左侧设掉头车道、右侧设右转车道

石炮台路口:中间封闭

大华路口:左侧设掉头车道、右侧设右转车道

新兴路口:中间机动封闭、增设可变车道

博爱路口:中间封闭

同益路口:右侧设置右转调头混合车道

利安路口:中间封闭

招商路口:右侧设置直行右转混合车道、禁止掉头

至平路口:中间封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式。改造后的海滨路提速效果怎么样?还有待时间来证明。为了达到更好的提速效果,目前的改造工作也算是绞尽脑汁,但后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完善。基础硬件优化了,日常管理还要跟得上,主动引导有效惩戒,让更多的车辆自觉按道行驶,才能减少路口车道变化之后引发的秩序混乱。道路交通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需要统筹考虑,整体疏导。不仅海滨路要提速,海滨路周边类似跃进路、外马路、红领巾路、滨港路等道路通行情况也会伴随着海滨路提速后车流速度和流向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交通组织需要通盘谋划,科学调整,才不会快了海滨路,堵了一大片。而在海滨路一头一尾的西堤路和中山路两个出入口,如何疏导快速聚集而来的车流,避免快在中间,堵在两头,同样考验着管理部门的应对能力。


实际上,海滨路提速改造只是汕头改变平面交通现状、实施道路快速化规划的第一步而已。效果更好更明显的快速化改造工程还在后头,根据媒体报道,计划今年年底开建的黄河路-泰山路的快速化建设工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项目,通过建设下穿隧道、上跨跨线桥和连续高架桥,从礐石大桥沿金凤路、黄河路、泰山路直到海湾大桥,全程无需等待红绿灯,形成汕头城市内环快速通道,才是一马平川的爽快感觉。至于海滨路,本身只是一条市政主干道,并不具备快速路功能,只是适当提速。大家凑合着走吧,走多了,自然也就顺了。

申明:本文内容综合媒体报道。图片来自网络和自行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