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人说《易经》之十天干十二地支由来,看懂了算命先生都服你!

 风中小海螺 2018-09-23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如果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了,那是会出事的!其实这句话适用于各朝各代。早在上古时期,各个部落来回征战,其中最具有实力的是黄帝部落(轩辕氏)、炎帝部落(神农氏)与蚩尤部落(九黎),于是争霸战就开始了,最后以黄帝攻克九黎部落,杀死蚩尤统一华夏大地而告终。

在当时世界,由于农业种植技术相当落后作物品种并不优良,加上连续的旱灾洪涝所导致结果就是饥荒、疾病、战争。所以“”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而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所以自然气象的好坏对农作物的收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古人对于“”的观测就开始了,并且专门为此成立组织,这也是天文观测的基本起源。历史沿袭,各朝各代叫法不一,较为人知的是钦天监。那么经过观测,古人发现天空中的星体运行至某个位置时,地上即会发生一些事情,如大规模的战争,瘟疫,天灾人祸,动植物异常等等。这时古人就发明出十天干十二地支用来表示星体对地球、人、事、物的影响的一种符号,天干代表时间单位,地支是代表空间单位。后来演变为六十花甲子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干支组合还有其承载的特殊意义,笔者还会更加精细论述)。关于古人观测计算出星体对地球影响的思考运算逻辑以及具体数据,如今已无法考证。但从现代天文学角度来讲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虽然不能发光发热,但是也和地球一样,有自己的信息场,电磁波,红外线,引力场。不一样的就是直径大小,质量,自转周期,绕日公转周期,运动距离的远近等。以上种种因素造就了每颗行星能量不一,强弱不一,周期不一的行星能量波磁场。

这种行星能量波磁场由于频率不同,强弱不同对地球的影响自然不同。九大行星中木星对地球的影响最大,土星次之,其次是水星。它们绕日公转的周期分别是木星12年、土星30年、水星59年,三者的最小公倍数是60年,即60甲子的来源是木星、土星、水星的公转会合周期,这样循环三个周期180年后,这九大行星会形成一个大会合(分布在太阳侧面一个小的扇形区域,不完全垂直),这时对于地球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古代天文学家、风水学家称其为“九星连珠”。

古人因此划分了三元九运的时间体系,并产生了玄空风水派的三元九运学说


我是林一泓,一个95后易学研究者,如果屏幕前的你也热爱未知、热爱国学,请点击关注与收藏,大家想了解怎样的命理知识,欢迎下方留言评论,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下章我们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