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名将韩世忠,不仅防敌人,还要防自己人

 蜀山笔侠 2021-01-26

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系列4——大仪镇之战

在南宋,军人特别难当,为什么这样讲?

前边儿你在那里拼命地打仗,流血牺牲,后边儿却有人在那里抽你底火,千方百计地限制你想整死你,这就是南宋主战派主和派的斗争。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

金军第一次围困汴梁的时候,宋钦宗表面上和金议和,暗地里却在主战派的支持下派西军去偷袭金营。此举虽然不怎么高尚,但在尔虞我诈的国际形势下,这也是迫不得已,我们也可以理解。

但是,在关键的偷袭行动中,由于宋军主和派悄悄把消息走漏给了金军,金军于是布好口袋,就等宋军往里面钻。宋军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做了冤死鬼,到头来还要背一个私自行动的罪名,主战派李纲就是这样被整下课的。

所以,在宋朝当兵,你不光要防敌人,还要防自己人。“中兴十三处战功”中的大仪镇之战,就是防自己人的经典之战,它的指挥者,就是“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

韩世忠对于南宋的大功就是参与平定了“苗刘兵变”,以及防守南宋的江淮防线。大仪镇之战就是在黄天荡之战后,韩世忠打出的又一场经典之战。

大仪镇,就在今天的扬州市,至今,这里还塑有韩世忠将军的雕像。

大仪镇在江北,这里属于金宋交战的重灾区,很多南宋将领在江南是铮铮铁骨,可一到了江北,骨头就变软了。没有真材实料,要在这里和金军硬碰硬,那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

金国狂人金兀术在川陕战场遭到吴玠的羞辱后,又联合“伪齐”政权,向南宋的两淮地区施加压力。

宋高宗赵构一听到消息,马上命令大将韩世忠跨江北上,声援楚州和阻止金兵渡江,同时,又派使者去和金国议和。赵构其实并不是怕打不过金国,他只是想通过使者告诉金兀术:金国灭不了南宋,与其大家折腾,还不如各自收兵,好处少不了你们的。可是金兀术的想法和赵构不一样,如果不打仗,他怎么掌握金国的军权呢?

说这边,韩世忠接到命令,立马挥师北上,并在扬州附近挑了一个适合伏击的地方作为和金军交战的场地,这里就是大仪镇。

不久,朝廷议和的使者经过这里,韩世忠心里明白:间谍来了!果然,使者后来将韩世忠的军情全部告诉了金军,韩世忠似乎面临一场大灾难。

不过,韩世忠耍了个心眼,他明知使者会出卖自己,就假装在使者面前出示要撤军回江南防守的指令。使者果然中计,将这个假情报传递给了金军,金军骑兵于是肆无忌惮的奔赴长江口,结果在大仪镇遭遇韩世忠的伏击,伤亡惨重,主将挞孛也被俘。

这就是大仪镇之战,虽然歼灭的金军骑兵不多,只有几百骑,但都是金军的精锐,更重要的是:金军从此对南宋奸细提供的情报不再那么信任,看来这些人靠不住啊!

巧合的是:金国皇帝金太宗在不久后死去,各大将领为了争权夺利,便放弃了这次南侵的计划。

韩世忠,再次名动江南。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号“賨人客”,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