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歌手:抗争的灵魂 尖锐的花环:读唐不遇(转载)

 置身于宁静 2018-09-25
              抗争的灵魂 尖锐的花环:读唐不遇
  
  
  乡村歌手
  
  
  
   大概是不常相遇的缘故,初读唐不遇的诗,我便在猜度他是个什么样的诗人:一个满腔热血的大学生,还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解剖者,一个一针见血的医生,还是一个深沉宽厚的父亲?当这四重身份重叠在一起时,我却发现了是一个抗争的灵魂在呐喊,一个尖锐的花环在颤动。我不禁想起我的朋友湖北诗人叶文福的诗句:我的诗歌,卷起来是花环,伸出去是枪刺。请听:
  
  已经没有血迹,它的眼睛却瞪着,目光
  和它的瘦腿一起伸出老长,把阳光照得惨烈又惨白;
  正是阳光,而不是他,取代了狂叫的自己
  成为完全快活的大人
  
  这是一个天真美丽的孩子的残忍杰作,却又是我们诗人心里的不灭的阴影,更是生活刻在我们灵魂深处的流血的伤口。而诗人却用“惨烈”与“快活”进行对比,更加撕大了这个伤口。
  
  那主人的儿子日后成为一个尊贵的客人,
  我对他小心翼翼,因为我不小心变成了他。
  但这时我可以取代阳光
  成为完全快活的大人。
  
  这种自嘲的口气是一种宿命,是在万般无奈之中表现的一种麻木,这种麻木不是诗中所独有的,而是世俗社会一种普遍心态。诗人唐不遇却将这种“审丑”延伸开来,他不是指“丑陋”的“丑”,而是通过在精神领域的全方位搜索,进而抵达人类精神的“黑洞”并予以揭示。这也同样表明诗人对整个人类状况的深切关注。
  因此,在他的另一首诗《各种自由都在死去》里,诗人的良心让他愤怒了:
  
  我们活着,耻辱地活着;
  我们活着,我们挖啊我们挖啊,
  为那些自由和不自由的死亡善后,
  而我们被剩下,是一群狗日的挖坟者!
  
  你瞧不起我们的自由,我们的自由卑贱,
  等我们挖一个深坑埋葬了你,
  就再挖一个坑把这卑贱的自由埋掉。
  
  这就是有人性权利的要求演进到生存空洞的揭示,更是给我们一个陷进生活黑夜的的感觉,屏弃黑暗,却又沉入更深的黑暗之中。只有孤独的诗人在迎风而立,也正是这里,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归还本真之路。
  唐不遇是痛苦的,但他却关注着更深的痛苦。在他眼里,一个过去的回忆其实没有过去,而是与我们今天重叠起来。他的存在并不是让我们这些拥有过去的人在回忆往事时增添一些甜蜜,而是勾起一阵辛酸。在他的“表现力度”之作《谁在操我》之中,(我实在不喜欢这个标题)却又体现了他的容忍和宽厚的一面。
  
  大声骂着要打死我这个不要脸的小贱人;
  我哭喊着逃了出来,村子里的所有男人都在看我。
  
  我没有阳具,可是我的头又尖又大;
  我没有快感可是我和你一样快乐!
  
  诗人唐不遇把一个寡妇的心灵之声表达得寒冷而激烈,他的笔尖戳进了世俗的胸口。当我们诗人梦想把人从崇高和非凡的位置上下降到人间,回到七情六欲的平凡生活中的时候,但是现实的一切又让我们不寒而栗。然而,诗人却告诉我们:人,既可以伟大,也可以渺小,既可以崇高,也可以卑微,既有施舍和给予,也有获得和索取。这种人性化的渴望正是唐姓诗人的诗歌源头。
  我觉得唐不遇这三首诗其实是一个整体,分别表达了他对残忍的痛苦,对人性的渴望和对真实的呐喊。虽然我认为他的语言太直白,不是“从心的最深处流出的美酒”,但却遮掩不住他痛苦的理性中所闪烁的光辉。
  
  荷尔德林说:“假如生活是十足的辛劳,人可否抬眼望,仰天而问:我甘愿这样?”。
  是否能把目光投向为生存而忙碌的实在生活空间之外,并向世俗生存方式发问,很可能是区别诗人与一般人的关键之处。
  
  
  一点浅见。不妥之处望唐不遇和其他朋友指正。
  2003年1月《乡村歌手读诗笔记之23》
  
  
  ------------------------------
  
  
  〓 网易文化自助餐 现代诗歌 发布时间 2003/01/09 15:22:15 by 乡村歌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