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贝贝 ▶京张铁路居庸关新添车站道岔作业。 ◀詹天佑主持编制的《京张铁路标准图》。 自动车钩模型。 铁路行业包括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需要广泛的社会协作,因此标准化在铁路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回顾历史,几代中国铁路人对铁路标准化的不懈追求,使得中国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我国早期铁路标准化的起步阶段,有这样一位先驱,他站在民族振兴的历史节点,高瞻远瞩,呕心沥血,为我国早期铁路标准化事业做出了载入史册的贡献。他就是中国早期铁路事业的先驱——詹天佑。 詹天佑于1888年入职中国铁路公司,开始投身铁路事业,到1905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他已经有了10多年的“路龄”。在这期间,詹天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今后力推铁路行业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自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起,詹天佑就开始致力于铁路标准化建设。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詹天佑致函清政府负责铁路的商部,对统一全国铁路工程标准提出具体建议,尤其是力主国有铁路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轨距(1435毫米)。他主张只有使用统一的轨距,才能把全国的国有铁路连线成网,真正实现“四通八达,畅行无阻”。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主持编制了《京张铁路标准图》。这是我国第一套铁路工程标准图,包括京张铁路桥涵、轨道、线路、山洞、机车库、水塔水鹤、站房等49项标准,在京张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铁路装备标准化方面,詹天佑最为人熟知的贡献就是引进并推广使用“姜氏车钩”。姜氏车钩即自动车钩,兼具车厢连接和缓冲功能,发明人是美国人姜尼,于1873年在美国申请专利。詹天佑结合当时中国铁路的行车特点,在致函商部中主张引进这种车钩并在全国推广使用。因为这种车钩的名称又被译作“詹氏车钩”,后来被误传为詹天佑是这种车钩的发明人。詹天佑曾对这种说法进行过澄清,这也反映了詹天佑与自动车钩之间的紧密联系。 詹天佑在铁路管理及标准制定方面才干突出。自1906年起,他开始在清政府的商部、邮传部等铁路主管部门兼任路务议员、二等顾问官、候补丞参等职务,参与全国铁路标准的拟定工作。 1913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交通技术工作,这为他进一步推进铁路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平台。1916年,詹天佑以副议长的身份参加第一次全国交通会议,并亲自主持议决议案130余件,极大地促进了铁路乃至交通行业的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也正是由于詹天佑在铁路行业标准化和制度化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香港大学于1916年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在詹天佑铁路标准化思想的深远影响下,中国铁路一直重视在全行业推行全国统一标准。现如今,我国国有铁路建设仍然沿用国际标准轨距,机车车辆连接仍广泛采用自动车钩。这些标准化措施,保证了中国铁路网的高效运营。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铁路行业建立的“中国标准”将在中国铁路“走出去”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数像詹天佑这样的中国铁路人在铁路标准化方面的不断努力,推动着铁路行业的大动轮滚滚向前。未来,中国的“铁路标准”和铁路的“中国标准”必将在国内外更大的舞台上向世人呈现更多的精彩。 本文图片由张贝贝提供 来源:《人民铁道》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