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院故事

 吴越尽说 2018-09-26

老院故事

作者:金华


      争分夺秒,认认真真,用了三天的时间,把肖复兴老师的《我们的老院》一书看完了。肖老师笔下的老院是京城粤东会馆,那是他童年的家,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会馆,坐落在北京城前门楼子东侧的西打磨厂老街上。曾经规整漂亮三进三出的大四合院,慢慢住进了各色人等,又慢慢搭建起了一间间小房,房客们越来越多,上演了一出出悲喜人生。

      用作家的话来说:这些活生生的人与事,一直处于沉睡状态,人到晚年时,蓦然惊醒,变成我写作的财富,有了这本书。我在看此书的时候,常常会想到我童年生活过的冯家湾和中心街,它们又何尝不是一直活在我的心中,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我写作的财富?看到《表叔与阿婆》《花露水》《商家三女》《六指兄弟》的时候,眼前浮现出的是冯家湾的毛国奇、小毛;中心街的老来子、咪阿叔,他们也曾经出现在我的笔下。当然我也和肖老师一样,对这些人进行了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统统变成了小红和小明。

      我觉得写得最动情的,是《母亲》和《父亲》这两篇。肖老师文中的母亲其实是继母,继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对一对继子视若己出,为了让家里减轻点负担,继母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刚刚初中毕业就去内蒙古投奔大姐,并很快就给她“找了人家”。四邻们都说“就是亲生的母亲,又怎样呢?”此文于1992年被改编成电影《继母》,其中的继母由老演员郑振瑶饰演。这部影片我多年前就看过,至今对许多细节记忆犹新,自然是因为影片的真实感人。

       《父亲》一文中,父亲47岁丧偶,很快从老家找了一个比自己大2岁,又生育过孩子的女人续弦。父亲为什么不找个年轻的妻子(原配比他小10岁),作者到老才明白,父亲哪里是给自己找个妻子,分明是为6岁和3岁的两个幼儿找个母亲。作者写道:人老了以后,才渐渐明白一点人生,才和父亲有了一点点接近,付出的却是几乎一辈子的代价。

      这样至情至性的文章,几次都看得我荡气回肠,唏嘘不已。

      肖复兴是我喜欢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我都读过,我喜欢他文中的真情和感性,我还有幸与肖老师有过一面之缘。2009年8月2日,同里镇政府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一场“作家眼中的同里”活动,邀请一些著名作家来同里。我作为本地文学爱好者,有幸在同里肖甸湖与这些著名作家来了个近距离的接触。

      记得那天的肖复兴老师穿着黑色汗衫,豆青色中裤,跑鞋白袜,一副精神焕发的样子。肖老师出生于1947年,当年也是62岁的老人了,但看上去非常年轻。散场之后,我鼓起勇气走上去叫住肖老师,要求合个影。肖老师十分配合,笑容满面地和我一起背靠着河边的栏杆,我请同去的文友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如图)。

      也许是太兴奋了,照片拍出来一看,我笑得真叫一个龇牙咧嘴。

      吴江日报2018-09-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