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木子a 2018-09-27

金天

    适当地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体会父母的无奈与无助,获得孩子的理解与支持,也不失为教育孩子的一计良策。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母亲跟我说了小秘密,她说,儿子有病时,最头疼的事就是吃药。以前都是老公负责喂儿子吃药的工作,可是有一次老公一早上班去了,喂药的工作只得我来做。可儿子死活不肯吃药,我只好抱着他,吸了一管冲剂给他喝,他强力反抗,又哭又闹,全力挣扎。我强硬地喂了他几小口,可药剂洒了不少,他还在不断地挣扎反抗。我一下心软,手也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他立马挣脱了我的怀抱。儿子站在我伸手抓不到的地方,悲哀地哭泣,突然也让我有种悲从中来的感觉,为儿子因病受罪,为自己束手无策,也为儿子哀怨的眼神和哭泣。眼泪不知不觉的流了出来,接着也哭起来了。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我那只有一岁五个月大的儿子,因为妈妈难过的表情和呜咽,竟然停止了哭泣,并且显示出想帮助妈妈的神情。等我再把喂药的吸管递进儿子的嘴巴时,儿子竟然没有挣扎和躲闪,而是心甘情愿地喝了下去,没有洒掉一滴。我不由得对儿子备觉怜爱,这么小的孩子,能够体谅妈妈的心情,为妈妈分担难过,为妈妈的悲情而妥协。或许是看到妈妈软弱的一面,儿子希望能够帮助妈妈,哪怕自己受一点委屈。

  其实,这位母亲可能不知道,这就是示弱的力量。在近日一家媒体举办的妈妈沙龙上,妈妈们交流的最多的话题是,自己的付出不被孩子认可。她们说得最多的话是:“孩子很怕我,从来不跟我说心里话。”“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却被她们数落太唠叨。”在很多孩子心中,妈妈要求高、管束多、爱责备,甚至言语粗暴,父亲则比较幽默、宽容,甚至慈爱,传统的“严父慈母”家庭关系被颠覆。应该说,严母慈父和现在中国的社会分工以及家庭分工有关。现在家庭中男性的主要任务还是“主外”,女性不得不肩负起更多孩子的教育责任。在教育中,母亲更能体会宠溺对孩子成长的负面作用,只能板起面孔化身“严母”。而没时间管又心疼孩子的爸爸,出于补偿心理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慈父”。此外,大多数母亲除了在家庭中承担持家和扶养孩子的责任外,她们也有自己的工作,也要承担职业压力,这样在内外双重重压下,母亲与孩子相处时难免显得很强势。

    严格讲,不管强势的母亲还是强势的父亲,都不利于进行家庭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凡是强势的父母必然造就孩子的软弱。我们所希望的,父母都应该多参与孩子的教育,使孩子获得相对平衡的父爱和母爱。同时父母适当地在孩子面前示弱,常言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了孩子的肩头。如今,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家长也不妨时不时地给他加点担子,请他帮忙解决一些问题。

父母把“老子”的架子放下一点。面对青春期孩子表现出的叛逆行为,家长要学会把自己从“老子”的角色上放下来,要学会对孩子“示弱”。不要总在孩子面前扮演强者或权威。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也有做错的时候,家长也有工作的苦恼,家长也有很累的时候,家长也需要安慰和照顾……家是讲感觉的地方,你和孩子沟通的语气、体位比你沟通的内容更重要。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对话的最佳的体位不是面对面,而是和孩子肩并肩,站在他的右侧。如果孩子比你矮,你要蹲下来。会适当示弱的父母,倒是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所以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在孩子面前如果适时地示弱,有时你就可能会成为赢家。

  父母不妨“懒”一点。这里所谓的“懒”并不是真正的要父母懒,而是在孩子能做的事情上,父母不妨偷“懒”一下。孩子能做的就都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从学走路开始,摔了跤,父母“懒”得扶,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吃饭“懒”得喂,让孩子自己拿勺子吃;上幼儿园“懒”得送,让孩子自己坐车去;上学了,路程远一点,父母可以除了最初几次接送外,其他都让孩子自己去、自己回,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娱乐、休息与生活,甚至连中饭也自己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勤奋的习惯,还能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做个“懒”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是一种高明的教子方法。

    父母不妨管得少一点。在我们许多家长的眼里,总觉得孩子是弱小的,因此常常在孩子面前以强者的姿态帮助孩子,保护孩子。这本来无可厚非,然后家长的“过度保护”往往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孩子变得自私、懒惰、消极、胆怯,没有责任心和爱心,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当孩子面对一个无所不能的父母的时候,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学习这个无所不能的人,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什么都不做了,因为这样的父母什么都能做!反过来呢,如果能够在孩子们面前有那么一点的不完美,有那么一点软弱,孩子们就会变得宽容,变得坚强,成长为一个能够为家庭挡风遮雨、有责任的人!让孩子体会自己比成年人还要强大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激发潜能。孩子更渴望像大人一样自己做决定,然而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如果他已经过了九岁、十岁,父母就要给他这个权利,而你只需要给他一些建议和方法。比如:你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发展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管理自己的家务,甚至是自己的“财产”,家长扮演一个教练和督导的角色就很好。而孩子也会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开始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的自我评价。让孩子自己肯定自己“我真棒”,要比父母高呼“你真棒”更有价值。


 

(转载lsq金天的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