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学习168-169

 背后国文 2018-09-27
 

述而篇第七·二一(168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钱穆译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杨伯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傅佩荣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效法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警惕自己不要学坏。”

是不是对这段话很熟悉,韩愈在《师说》里这样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对照看一下,找出他们共同想要说明的问题,那就是师有善和不善,闻道有先有后,每个人都有别人可以取法的地方。

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里的师是取法,效法,师承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几个人当中必有一个能充当自己的老师,只是说他们之中肯定有什么地方值得自己去取法。所以韩愈说”圣人无常师”,圣人之所以没有固定的老师,是因为他们博采众家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在《论语·子张22》中,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贡也说孔子哪里有他的固定老师,他拜老聃、师襄为师,也向渔夫、樵夫夫请教,他一生好学、善学,所以终成一代至圣先师。

同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师有善和不善,闻道有先后,弟子固然应该学习老师善和先知的方面,反过来老师也可以向弟子善的方面效法学习。当然看到他人有不好的地方,自己一定要警醒,避免自己出现同样的毛病。

大家都知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然而在实际人生中,往往发现不了他人所长,倒把他人所短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怎么能提高自己呢?所以平时要学会用心,好学、善学的人都是有心之人,处处留心皆学问,他们能时时发现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也能看到别人身上存在的毛病,一从一改,不仅提高了自己,而且可以为师了。

 

述而篇第七·二二(169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钱穆译先生说:“天生下此德在我,桓魋能把我怎样呀!

杨伯峻译孔子说:“天在我身上生了这样的品德,那桓魋将把我怎样?”

【傅佩荣译】孔子说:“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桓魋,宋国的司马向魋,因为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叫桓魋。

交代一下事情背景,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意思是说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死孔子,孔子只得离开这个地方。孔子走后,桓魁就把孔子和学生们曾经坐在树底下的那棵树砍掉了。弟子们催促说:我们可以快点走了。”孔子说:上天既然把传道德的使命赋予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么样!”

我们再看三位的译文,都是讲天赋予了孔子德行,所以孔子不担心、不害怕桓魁对他怎样。我们知道德行由修养来,人不会天生有德,但孔子却说天生德给他,该如何理解呢?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就是孔子认为上天让我具备了这样的德行,让我顺应天命来教化百姓,假如桓魁把我杀了,上天是不会答应的。这是孔子对上天的诉求,祈求上天因为他有这样的德行而护佑他。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面对死亡,虽然祈求上天,但他毫不畏惧,他认为他正是具有这样的品德,他有把这样的品德传下去的责任,是他义不容辞的使命,所以他无所畏惧。即使遭遇不测,他也无怨无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心胸,只有胸怀天下、胸怀祖国、胸怀人民的有识之士才有这样的风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