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每年阅读1000份财报后的心得

 旗星宇 2018-09-28

认识我的朋友都说我是个变态,背后的原因是变态的阅读量所致,这里的阅读量不仅是书本,而是在过去的1年当中,我阅读了1000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导致我对各行各业的理解能力不断生长。

当然,这里的1000份财务报表指的并不是1000家不同的公司,而是包括上市公司每个季度发布的季度报告、半年报报告、年度报告一系列财务报表都计算在内。尽管如此,这件事引起无数人好奇,一年阅读1000份财务报表是如何做到的?以及无数朋友、粉丝、读者,他们有的读财报读的太慢,有的觉得太枯燥不太读的下去,也有的有心想要通过财报了解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但很多地方读不懂。所以我打算写一篇心得出来,不算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没有你们认为的那些财务分析方法之类的干货(这些东西我以后会在“5财”里一篇一篇写出来),只能算是一个解密,仅供参考。

起初,有很多人问我怎么才能学好财务分析这项技能,怎么做到在剖析一家企业或一个行业基本面时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我说其实也没有太多诀窍,你可以去找这个行业里所有的上市公司,从他们上市那天开始发布的所有财报,一篇一篇拿过来读,读到不懂的地方就做记录,然后查找资料。后来,我从职场转到职业投资这条道路上来,我就想看看,我只做这一件很多人眼里觉得简单甚至不屑的事,到底能带来什么变化。事实证明,变化是惊人的,我在股市里赚取的大部分钱背后的原因都和这件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数字不可取,这个1000份财报的数字纯粹是我个人死磕自己,不值得效仿,就好比有人一年就认真读几本书,有人一年百本书,都好,不必追求数量。同时,做投资不在于多,在于少而精,把几家公司所有的信息研究透了同样能取得不俗的回报。对我而言,阅读大量的财报除了用于投资决策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纯粹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之前在事务所工作的时候尽管也见过形形色色的企业,但是审计毕竟是“流程活”,重在控制审计风险,而不是研究行业趋势和公司的成长潜力。之后到上市公司担任CFO也仅仅是管中窥豹,对一个行业有一些片面的认识。

现在,当我面对内陆、香港、美国股市数万家公司,几十甚至上百种不同的行业时,阅读财报就像是一张张藏宝图,对我而言,真正的财富是不断构建自己对不同行业及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能力。从几家龙头企业数十年的财务报表中,仿佛能看到这个行业的兴衰史。甚至有时我会假设自己是企业家站在某个时点会选择什么样的战略规划,然后打开之后几年的年报,看看管理层的做法是否和自己一样或者不如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状态下更令人感到愉悦的呢?这种感觉有点像跑步,喜欢大汗淋漓、肌肉酸胀的酣畅,这样对于跑者就是一种正向反馈。而阅读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让我搞清楚这家企业的特点是什么,哪里让我觉得是颠覆了我原来的认知,哪里和我以前看过的某家企业的数据形成呼应交叉,哪里解决我纳闷已久的问题等等。

最重要的,这个过程中还顺带着把钱给赚了。那种快感会让人欲罢不能,会不断成为一种日常的习惯。或者说,投资的本质,最深层的本质,不只是粗浅预测股价涨涨跌跌,而是不断的探索、生长、突破。巴菲特他老人家应该也有类似的感悟吧。大部分时候,你看有些人投资业绩出色,过得比别人好,比别人优秀,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多牛逼,而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太差了。很多人都在找成长的捷径,但很少人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干点事儿。往往随着时间的迁移,绝大多数人会为自己的确“技不如人”而苦恼,但是谁没有一课上进心呢?我觉得每个人都有。

偶尔打一下鸡血,三分钟后继续颓废和丧。

这样的人太多了。事实上,通过刻意练习来逐渐成为顶尖水平的专家,可能是最快的一条路径(但绝不是什么捷径)那么如何开始呢?不管你从事任何一个领域,你要先学习大量的知识,然后寻找困难的任务,用着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大量训练。

任何专业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多做点反人性的事。

就比如,对投资分析感兴趣,你去看市面上几本教你阅读财报的书籍、读几篇投行的研报或雪球里的帖子,这和我自己去把企业的财务报表、公司公告等资料读到吐、自己交叉验证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并逼迫自己一天诊断出企业至少存在的3个以上问题和风险点,显然是两码事。

同样,业余歌手练习歌曲的时候非常有乐趣和放松,当做排解压力的方式,这和专业歌手非常紧张和困难地挑战一个高音是两码事。刻意练习的强大力量早已被无数的案例证实,我想补充的一点是其背后也是有着最底层的金融学理论支撑的。这个理论便是我们都知道的复利原理。复利原理很简单,也就是你投资一部分本金,以一定的回报率产生收益,这个收益连同本金一起,继续产生新的收益。如此循环下去,最终的回报会十分惊人。最广为人知的是巴菲特的投资传奇,最好地诠释了复利原理的威力。

复利原理的公式表达可以记为:An=A0*(1+r)^n

其中A0是初始投入,An是最终回报,r是回报率,n是投资周期。首先是初始投入,这在投资里就是本金,在个人成长方面,可以看做个人的初始禀赋,比如一个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或者是你在某个领域常年的工作经验。当然还可以是家庭出身,社会阶层,人们常说很多二代的起点比一般人的终点还要高,是因为他们的A0实在太大了,即便后面的参数很小,最终回报仍然比普通人高的多。回报率r其实就相当于你的成长速度,你花一周时间看掉10本教你读财报的书(或者看完生叔的所有文章),你得到的成长一定比生叔去看那些书带来的成长要多。也就是,对于一个小白,想要掌握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必须要充分利用更高回报可能性的优势,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努力提高你的成长速度。最后是周期n,是你复利的时间长度,这也是最重要,最能体现复利力量的一个变量。周期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在某一个拐点到来之前,你可能看不到明显的变化,因为这个时候收益的变化会非常小。直到有一天,你复利的时间够久,收益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才会足够显眼。然而大部分人是等不到这个临界点的。

事实证明,坚持下去,拥有这种专注到极致的能力,通往杰出和卓越成就的道路就非常明确。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但没有几个人能在自己的领域反复坚持操练一万个小时?因为上面讲到的方法,都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比如大脑会有路径依赖,会轻易被他人的观点说服,会轻易的相信公司管理层在股东大会上的发言、投行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出的观点,炒股群里老师推荐的股票。而不是独立地思考、总结、反馈,并且做自己不舒服但长期会赚大钱的事。所以你只需要坚持做得比他们好一点点,你就很容易胜出。再次强调一点,在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牛逼,而是你的对手太差了。看看银行卡余额,然后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半年内收入增长30%,比如三个月摸清楚一个行业,比如花十万把创业点子落地看看反馈效果;又或者先学习方法,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阅读至少100份财报。从此再也没时间担心是不是有什么“30天快速致富”之类的秘籍没被自己找到,你也不会人云亦云就轻易下注。

一年很快就会过去,相信我,一年之后你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的你的日常习惯上,也会映射到你的资金账户的变化上

作者:吴小生读财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