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玛瑙刀

 木香草堂 2018-09-29

彭敦运

——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其实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实际上还与家长有一定关系。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你是否鼓励孩子动手呢?你是否帮助过孩子动过手呢?现代高考,越来越看重学生动手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又该怎样引导?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同学们都十分喜欢实验,只要是听说有实验课,那个兴奋劲啊,就别提有多大。学了点无线电知识,大家马上行动,那自装的矿石收音机,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却在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风靡各班,不仅男同学会组装,连女同学也自己组装,一把电烙铁,几乎24小时不休息。有了这个收音机,大家白天听,晚上听,甚至戴着耳机睡着了……巡夜的老师,只得一个一个帮助学生摘了耳机。结果这倒成里学校领导批评学生的话题。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学校的理化实验教学也一度受到过重视,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些没有实验场地和设施的学校,开始引导学生背实验,背现象,背结果……黑板上实验的教学效果,反而能在高考中得高分。于是,许多学校放弃了实验,实验室开始冷清下来;于是社会上开始流传:现在的学生高分低能。也是的,我就亲眼看见一个学生,把“氢氧化铁是红棕色絮状沉淀”,背得滚瓜乱熟,可是真正一面对氢氧化铁,却大眼瞪小眼。

这能怪谁?

失去了实验任务的实验室,门可罗雀,可上面的检查依然不断。于是,学校的实验室又有了一项新任务,应付各种检查,特别是在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没有实验设备的学校,花钱在邻校、邻县的学校租借实验设施,待检查团一走,再将物件归还别人。山村的马路上,甚至停留着送实验设施到迎检学校待查的汽车……

我们无法评价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只讨论,无论从哪方面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是应该的。无论什么人,只要在指导孩子读书,都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因为,只有接受实践检验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啊。

家庭教育是不能搞假的。

 “叔叔,我今天看见了玛瑙刀。”侄女兴奋地对我说。

“玛瑙刀?在哪看见的?”

“物理实验室。”

“天平上,是吧?”

“是的。天平上为什么要使用玛瑙刀呢?”

“你说呢?”

“我说得不太清楚。是不是它不容易生锈啊?”

“那只是一个理由。”

“还有?不知道了。老师也没有讲。”

“老师没讲,就不想知道?天平与秤一样吗?”我没有直接回答孩子,而是把话题引开。

“不一样,这我知道,天平称出的是质量。”

“为了使得到的质量更准确,对天平两臂的长度、中间的支点,精准度有什么要求?你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思考,看为什么要用玛瑙刀?你还可以再找老师,进实验室再看一遍。”

“我?”

“不敢吗?”

“有点紧张。”

“不怕,为了学知识,有什么可怕的?”

放晚学的时候,她再次兴奋地告诉我,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她把一架千分之一的天平给拆了,然后重新安装,对玛瑙刀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天平之所以要用玛瑙刀做支点,就是因为玛瑙刀刀口薄,硬度大,耐磨、不生锈,价格适中。”

“不错。比今天上午的认识好多了。你知道玛瑙刀为什么那么硬吗?”

“不晓得。”

“去查查字典,看玛瑙的化学成份是什么?”

“字典上有?”

“我不知道,你查了不就知道了?”

“你不能告诉我吗?”

“当你大了离开了我,有什么不知道的,该在哪里找我呢?”

“电话呀。”她笑着走进房间。一会儿就说:“玛瑙的成份原来是二氧化硅,与石英是一样的呀,难怪那么硬。”

“多动手就有大收获,懒伢是没有收获的,对吧?”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它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利用这一特点调动孩子的好奇、好问、好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将物理引进生活,让她们提高物理学习的质量。但是,物理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科最重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有力的途径。

又一天,她们四人一组在实验室做“自感现象”实验,一个同学首先将线圈与电灯并联,接上开关,再接上稳压电源,当开关断开时,因线圈有自感现象发生,产生的电动势与并联的电灯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她们看到了电灯不是马上熄灭,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熄灭的。紧接着,他们又做电灯与线圈串联时的实验,当开关断开时,线圈中虽然也有自感电动势,但由于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此时的灯应该立刻熄灭,两个实验都成功了。可是在实验结束时,却意外出现了一个情况,一个同学在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先关掉了电源,结果灯也是慢慢地熄灭,这一现象被丫头发现了:“这是为什么呀?”

这本是一个错误的操作,但却冒出了一个正确的问题,这是一个契机。怎么回答孩子?

“是你自己想,还是立即问老师呢?”她问我,我也问她。

孩子毕竟大了,经过了好长时间的思考,并与小组里同学们一起讨论,最后告诉我“这是电源外部电路与稳压电源内部的整流电容形成了回路,线圈和电容共同释放磁场能和电场能的结果。对吗?”

说实在的,我为她有这样的进步而高兴。

孩子实验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习惯的培养,这正是许多孩子忽视的问题,也是拉开成绩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什么实验,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变成实际能力。孩子就是要通过实验来掌握仪器操作、误差分析、数据整合、设备组装、故障排除……同时还必须养成乐于观察、勤于思考、惯于讨论、善于分享的习惯,努力提高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创设实验,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孩子一见到仪器就迫不及待的动手,忘记了对仪器使用说明书的阅读。实验完了,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仪器,如何使用,使用中特别注意哪些问题,怎么保管?

有时,实验室里的确也没有说明书,但孩子是问还是不问?是问老师还是问自己?我要求孩子:“你每次进实验室,都要注意这一问题……假如遇到某仪器需要临时拆卸,就必须关注螺钉、部件如何依次存放,如何安装到位……必须做到手到、眼到、心到。”这是一些基本操作习惯,别看这些不足挂齿,恰恰却能使自己终身受益。

教育家叶圣陶跟你说:教育的本旨就是要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自己终身受益。

今天,市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充满了物理知识和技术的商品,如潮水般地涌入市场,也涌入家庭。怎样引导孩子利用这些东西,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妻子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电饭煲的电源连接插线,用不到一个月,就烧断了,买一根,需要三块。更伤脑筋的是,饭没弄好,它往往中途给烧断了,老是搞得你措手不及。

“你们读高中了,能不能帮助妈妈把这一问题处理一下?”我提出了问题。

“需要我们亲自过问吗?”小家伙幽默地说。

“看来,你不亲自过问,这一问题只怕是难得解决哩。”

他把电饭煲与电源连接插线,看了有看,发现这接头处,烧的漆黑,根根电源连接插线老在插座那里烧坏了。

“这是反复拔开与插进引起的,能不能不重复这一操作?”

“那怎么办呢?”妈妈问。

“把这根电源连接插线,就一直插在电饭煲上,不再拔开,而插线的这一头,直接连接在闸刀上,使用电饭煲用闸刀来控制,可以吗?”

“这是一条思路。”

妈妈买回了闸刀,他自己动手安装了。没想到,这一发明,竟然使我家的电饭煲,一根电源连接插线,使用了十年,依然完好如初。

孩子需要动手能力,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需要靠他们自己,也靠家长的引导、支持与鼓励。

http://blog.163.com/pengdy2011@126/blog/static/511594092013730944304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