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了糖尿病,血糖一定要控制在标准范围么?什么情况可以适当放宽

 伊悠帆123 2018-09-29

医院的内分泌科组织了“糖尿病开放日”的宣传活动,华子也去帮忙宣传。活动中,很多糖尿病人问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患了糖尿病之后,血糖一定要降到标准范围么?可不可以适当放宽一下?

一、根据患者情况区别对待

内分泌科的医生回答说,将糖尿病人的血糖降到标准范围内当然最好,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不可避免。糖尿病是种渐进性的疾病,我们采取降糖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降低血糖,而是尽可能的延缓病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对于不同的患者,降糖目标也要区别对待。

1、年龄较轻的患者:50岁左右及以下的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轻,要求严格按照标准降糖。空腹要求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血糖峰值要小于11.1mmol/L。因为中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0多岁,有些地区已经超过了80岁,年龄较轻的患者预期寿命长,严格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不会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

2、有合并疾病的患者:一些病程较长,又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疾病的患者,主要以治疗合并疾病为主,可以把血糖适当放宽到空腹7mmol/L,餐后2小时9mmol/L。因为这些患者在降压、预防血栓、降低血脂等针对合并疾病的治疗比降低血糖的获益更大。

3、高龄患者:一些80岁以上的高龄糖尿病患者,或是年龄稍小一点,但已经发生了心、脑、肾、血管病变的患者,可以把空腹血糖放宽到9mmol/L,餐后2小时12mmol/L。甚至再稍高一点也可以接受,因为高龄患者主要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治疗的重点

二、尽早使用胰岛素降糖

对于一些使用口服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病人,建议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那些需要服用大量口服药才能控制血糖的人,也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很多人担心用上胰岛素就不能停,担心副作用大。其实并不是这样,胰岛素对身体的副作用要小于任何一种口服药。胰岛素是人体正常存在的激素,不像口服药物都要通过肝、肾代谢,合理使用不会产生肝、肾损害。而且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人越早使用胰岛素,并发症的发病时间就越晚。

三、控糖需要毅力和决心

对于血糖的控制,主张个体化。也就是说,每一位糖尿病人要把血糖控制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而降糖除了要依靠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饮食控制和加强运动。说起来道理很简单,但坚持做下来很难。希望每一位糖尿病人,都可以持之以恒的坚持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享受幸福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