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后为何有人血糖不降反升高?科学运动的5条铁律

 寒蝉298 2018-09-30
 运动有利降糖、防治并发症

科学运动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途径。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并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运动能缓解压力,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运动的5条“纪律”

 很多糖友以为只要动起来就是运动了,结果不是没效果,就是造成身体损伤,有的还会造成血糖不降反而升高。今天教糖友掌握科学运动的5条“金科玉律”,揭开运动后血糖升高的秘密。

一、运动方式 有氧+抗阻
       提倡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可多种有氧运动进行组合,如快步走,游泳等,但动作要规范标准。此外,还可增加轻度的肌肉力量练习。但是,有关节疾病的糖友不适合爬山类活动,而较胖的糖友不适合爬楼梯等负重运动。
二、运动强度  中等以上
       要达到中等及以上运动强度;自我感觉是微微出汗、心跳加速,轻微喘气,能说话不能唱歌。

临床可用心率储备法或目标心率法确定运动强度。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静息心率。运动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比较合适。

三、运动频率 每周至少5次
        如果是退休人员,时间允许最好是每天运动一次,固定时间。上班人员也要利用上下班时间进行运动,每周不少于5次。

如果运动间隔过大,运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实在忙也要至少隔天运动1次才行。因此,每周运动至少保证3~5次。 

四、运动时间 不少于30分钟
        餐后1小时运动效果最佳;切记空腹运动。需考虑患者是否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不建议在胰岛素活动峰值时运动,因为可能发生低血糖。建议每次运动30~60分钟,同样的合计运动时间,多次短时间效果优于少次长时间。
五、运动前的准备 

 1.运动前饮用100ml左右白开水,运动中每间隔30~60分钟饮水一次,不要饮用含糖、盐等的运动饮料。

2.运动前热身准备活动至少5分钟以上,老年人需10分钟以上。注意全身性运动,包括拉伸肌肉等。

3、近期血糖波动大者最好在运动前测一下血糖,血糖超过13.9mmol/L时或低于3.9时都不适宜运动。

警惕以下情况运动后血糖升高
 

1、血糖还没有达标

        血糖没有控制好,此时运动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不能将多余血糖转变为肝糖元,运动后血糖会升高,胰岛素抵抗比较严重或身体特别虚弱,运动后加重胰岛素抵抗,血糖也会升高。


 2、空腹或餐前运动

        早晨空腹时胰岛素抵抗比较重,不可空腹锻炼。空腹和餐前运动都可能使血糖进一步降低,有可能会发生低血糖,餐后血糖反弹,血糖升高。


3、运动强度过大

        运动强度过大、过于剧烈,产生应激状态,导致血糖升高,使用外源胰岛素时运动强度过大、过于剧烈、运动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低血糖。进餐后血糖升高,体力虚弱的糖尿病人,运动过于强烈,可能会导致运动后几天内血糖升高。

4、运动后马上测血糖

在运动之后马上测血糖的话,糖友们的血糖值可能会存在降低和升高两种常见情况。这是因为当运动完时,无论是轻微运动还是稍微费力的有氧运动,都会产生一定的神经兴奋,这样就会刺激肝脏转化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运动后血糖升高不必惊慌

糖友们即使在发现运动后血糖升高,也不必惊慌,除了上面讲的这些因素之外,测量误差也是不容忽视的。即使血糖确实偏高,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是可以让血糖恢复稳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