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伏击战中,伏击方那么明显,被伏击的将军瞎为何看不见

 X先生与Y星人 2018-09-30
古代的伏击战中,伏击方那么明显,被伏击的将军瞎?为何看不见?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古代战争中,地形对一场战争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最常见的居高临下,这便在气势上压过了敌军,造成敌军心理上的压力。若用骑兵从高处对低处的敌军进行冲击,获胜的可能非常大。

再者,古代攻城也并不是影视剧里表现的那样,扛着梯子,推着破门锤就上。而是要在外铸造比城墙更高的墙壁,士兵站在上面居高临下对城墙上的敌军进行压制,掩护攻城部队攻城。而攻城用的云梯,冲车等也要比敌方城墙高,就是为了制造地形上居高临下的效果。

而将地形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伏击战,也并不是经常经常发生的,因为伏击战的成功率并不是想影视剧里面表现的那般高。一旦有任何的失误,那么对于伏击方来是致命的,很可能伏击不成反被打败。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心里就会生出一个疑问:在影视剧里,打伏击的一方隐藏的那么拙劣,被伏击的一方难道看不见?他们是不是瞎?

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被伏击的一方瞎,而是影视剧误导了大家,打伏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要打伏击,首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敌方不是猪,不会等着你去屠宰,他们会反抗。其次,要对地形了解的非常透彻,知道在哪里伏击最适合,要知道怎么最大程度利用地形创造优势。因为地形对伏击方也不是绝对有利,制高点能摆放的军队有限,很可能伏击的军队还没有被伏击的敌军多。最后,要会隐藏,不是趴在地方就能解决问题的,古代军队可都是有斥候专门探路的,隐藏的不好被发现,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以古代著名的伏击战马陵道伏击战来说,伏击的齐军并不比魏军多,甚至可能少于魏军。而在被伏击前,庞涓轻敌冒进,且战场是在夜晚,隐藏起来比较容易,所以伏击的齐军没有被发现。

而且在伏击战中,齐军并没有像影视剧里面表现的那样冲下去和魏军厮杀,只是放箭消耗魏军。而魏军也没有一下被歼灭,而是进行过反击的,最后庞涓感觉到“智穷力竭”自杀后,魏军才大乱,失去了阵型四散逃开,齐军趁势布阵掩杀过去,在追击中才陆续歼敌,总数十万,史书里面可没有记载齐军一下就歼灭了十万人。

鉴于伏击战的操作难度实在太高,所以在历史上出现的不多,最大规模的伏击战便是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了,但秦军也是惨胜,国力被损耗的很严重。各位读者朋友,你们对于伏击战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