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四书五经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 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元制,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四书》。 《四书》不仅是儒学经典,还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在近代,《四书》还被编入小学教科书。 在四书中,《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大学》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大学》提出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 下图为赵孟頫《大学》帖,请欣赏。 小典推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