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 1965年学校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965年在校生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 434所 1947年的1.1倍 67.4万人

 陕北的白杨树湾 2018-10-02

1965年学校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965年在校生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

434所

1947年的1.1倍

67.4万人

1947年的3.3倍

中等学校

80993所

1949年的14.1倍

1432万人

1946年的6.9倍

小学

1681000所

1949年的4.9倍

11626.9万人

1946年的3.9倍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

         

图1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      图2  我国年均扫除文盲200多万人

 

图3  1949~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图4 1949~2008年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3分)还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3分)(1)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不论是高等学校、中等学校,还是小学的教育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2分)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的增长上,中等学校的发展更是成就显著。(2分)

(2)成就: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3分)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普及率较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发展不平衡。(2分)

(3)原因:政府重视并加大投入;人民群众对教育重要性意识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科技革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4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月革命时,一个银行家陪同奥尔良公爵前往市政厅,失口说出新王朝的秘密:“从今以后,银行家要统治国家了。”

材料二  “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抖动吗?”

——一位法国议员(1848年1月)

材料三  “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在国家的扶助下的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

——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

材料四  “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

——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小学的《从军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奥尔良公爵建立的政权采取什么政治制度?银行家的话实际上指出了七月王朝是代表哪一阶段利益的政权?(4分)

(2)之后发生的哪一事件印证了材料二中法国议员的话?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4分)

(3)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材料四说明了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七月革命时,一个银行家陪同奥尔良公爵前往市政厅,失口说出新王朝的秘密:“从今以后,银行家要统治国家了。”
材料二“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抖动吗?”
——一位法国议员(1848年1月)
材料三“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在国家的扶助下的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
——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
材料四“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
——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小学的《从军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奥尔良公爵建立的政权采取什么政治制度?银行家的话实际上指出了七月王朝是代表哪一阶段利益的政权?

(2)之后发生的哪一事件印证了材料二中法国议员的话?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专项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一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材料四中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处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正迈步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这是时代和全球化大潮赋予中国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唐朝中央机构图(下图)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帮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五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下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各自特点。试从经济、政治方面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三概况指出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的不同。

(4)材料二、五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0110 期末题 题型:材料题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政治性城市之特色,到西周已十分明显,西周所建立之城市,确立了今后两三千年中国城市的基本形态。《吴越春秋》中说:‘筑成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其[军事]防御性能十分明确。”

——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为33%,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材料三 英国国会1836年批准建设新铁路,到1855年其铁路总里程已达12960公里。运河方面,自从1761年开凿第一条运河,到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极大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或城镇。
材料四 同时城市的新生活方式、新思想观念也在影响农村,城市的比较利益的优势也诱导广大农村的农民逐渐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涌入城市。
材料五 1860年——190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9.8%上升到39.6%,这一速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美国城市化也面临者一些问题,工业资本按照自己的想象建设了全新的城市,没有规划,管理混乱;……杂乱无章的城市管理加剧了城市建设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城市人口拥挤,房屋建设简陋,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如室内照明,通风差;许多地方缺少排污系统又无污物处理设施,导致污水横流。恶劣的环境导致霍乱、伤寒四处蔓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