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8年初韩国人民为拯救国家经济而捐献黄金,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韬擂 2018-10-03

谢谢邀请,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颁布描述,第一种是韩国人很爱国,国家一有难就迫不及待地把家里的黄金首饰啊金条啊全部拿出来捐献给国家,有人因此得出“韩国民众最大的特点就是凝聚力与集体主义”等等论断。

关于这种描述,我想说,爱都是相互的。如官爱民,则民拥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个前提:官是民选出来的。朝鲜战争之后若干年的韩国政府,并不来自民选,而是来自军事政变与外国的扶持。1960年韩国第四届总统大选开始之际,李承晚政府出动官员军警,武力威胁不算还伪造选票、调换选票箱、操纵选票统计等等,反对党极其支持者被拒之门外,一旦发现已投完票的票箱结果不符李的要求,干脆就调换票箱,全部变成是投票给李承晚的假选票。

结果一出来,就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议,尤其是年轻人。1960年4月19日,一批年轻人前往青瓦台总统府抗议的途中,遭到总统府警卫部队武力镇压,导致186人死亡,6000余人受伤,迅速引发全国性的大面积暴动,史称“四一九革命”。李承晚脸皮再厚,也无颜呆下去,只能提出辞呈,流亡美国夏威夷。

但稍后成立的民选政府,一年之后也就是1961年遭遇军事政变,朴正熙上台之后把持韩国政权达16年之久。政治上采取无情镇压,经济上却实现了韩国经济的全面腾飞,创造“汉江奇迹”,因而跻身“亚洲四小龙”。直至1979年朴正熙遇刺,全斗焕夺权。到此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全斗焕却继续独裁专制,1980年,他下令镇压光州的民主运动,打死207个学生和市民,酿成了震惊世界的“光州惨案”。

1987年6月,韩国在野势力联合展开“六月民主抗争”,参与人数达到180万人之多。而作为全斗焕接班人的卢泰愚亦发表民主化宣言,史称《6·29宣言》。再加上美国施压,全斗焕最终接受卢泰愚建议,释放政治犯。当年12月,卢泰愚赢得选举,成为朝鲜半岛有史以来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民选领导人——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就是完美的,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便因涉嫌受贿而遭起诉,最终遭判17年徒刑,后获特赦。

卢泰愚之后的金泳三,试图建立“廉洁政府”,却因其任期即将结束之际未能妥善处理亚洲金融危机而不得不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援助,被视为接受屈辱援助,在国民一片谴责声中于1998年2月卸任。

随后的金大中政府,同样高举反腐大旗,他本人也一生清廉。据韩联社报道,金大中去世后遗产只有12亿韩元。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儿子却涉嫌受贿或逃税而遭法律追究,成为他“晚年最大的悲哀”。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奇怪,问题问的是韩国民众,你为什么要讲韩国总统呢?这是因为世上所有的国家,但凡对执政者严格要求的,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反过来,执政者没有任何压力,百姓可就难过了。正是因为韩国总统难当,韩国国民才慢慢过上相对比较舒坦的日子,而在这个时候,国家有难了,国民又该怎么着呢?

请听好了,即便是这个时候,普通国民也不能搞什么捐献资金,真实情况是:韩国民众发起了一场自发收购韩元活动,用外汇、黄金来换本国货币,这其中,便有老奶奶把家传的黄金首饰拿出来换钱的故事——这不是给国家捐黄金,而是把手里的黄金按照市场价格兑换成韩元以支持本国经济。——所以,并不是所谓“韩国民众把首饰捐给国家帮助走出金融危机”,相信那种话,简直就是没有智商了。

官员,哪怕是在最廉洁的体制之下,只要有机会贪,也一定会有跃跃欲试者。百姓,哪怕是在最民主的体制之下,也不能太天真。韩国就是如此,最近的朴槿惠事件,仍然可以证明这一守则的正确性。

总结一句话,总统太好当,百姓就不好过。要让总统每天战战兢兢,国人才能安安稳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