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出水泡,起红疹,这可怎么办?

 wanggong220 2018-10-06


《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艾灸作为一种纯天然的养生调理方法,能够温经散寒、防病保健,受到古往今来民众的喜爱与推崇。



但是不少朋友在艾灸过程中,皮肤表面会出现水泡的现象,因为不知道灸花灸泡产生的原理,以为是烫伤,对艾灸产生了疑问或是恐惧。有人担心自己是灸过火了,从而终止治疗,甚至服用各种药物,将使艾灸功亏一篑,不能够彻底驱除体内病邪。今天小艾为大家打破“灸花灸泡”的谜团,带你深入了解灸花灸泡产生的原因。

灸花是温灸和悬灸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正常的邪气外排反映。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甚至化脓现象。

灸花是由于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

如何区分烫伤还是灸泡

何为烫伤?例如手持艾条直接熏穴位,另一只手玩手机,看到某条兴奋的消息,拿艾条的手一下子杵到了肉上,一声吱吱地烧肉声,起了个大水泡,悲剧了好几天,这就是烫伤,这是传统艾灸经常会因为人为的不小心而出现的情况。故烫伤一般出现在传统艾灸比较多。

那有些人艾灸的位置没有起泡,相应的经络却起泡了,例如在调理肩周炎的时候,手臂外关和曲池却起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艾灸出水泡大多时候是因为排毒反应,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举个简单的例子,刚开始艾灸的时候,根本不会起泡,就是感觉肢体寒凉的厉害,越灸越凉,本来施灸的部位表皮已经烫的都不能用手摸,但是自我感觉反而不是热,而是冷、凉,并有潮气

这就是寒气大,湿邪大,疾病在经脉逐渐引到络脉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的人很漫长,而真正到了局部感觉不到特别凉的时候,就是反反复复的起泡,然后就是红疹子不断,开始是排寒湿,继而是排病毒,排病气。

灸泡的部位,都有病邪存在,都要给他一个出路,那么起泡了,往往泡愈后,感觉疾病就又好了一点,好像又上了一个台阶。

现代中医认为:艾灸是通过刺激穴位及经络来调整身体系统的,艾灸结束了,由于水泡存在,对于经络穴位的刺激还在持续,等于处长了艾灸发挥作用的效果,所以这是好现象。这跟埋穴治疗近视和减肥原理一样

有些人会在艾灸的部位留下一些纹路,一般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尤其在小腹这块,在停灸后会慢慢消失。虽然不在面部,夏天也有碍美观,使很多灸友产生了烦恼。

这种在皮肤表层出现的皮肤颜色改变,如局部发红,出现白印,并不高于皮肤,这种是灸斑,不是灸花。灸斑的出现,是和体质,艾灸温度等有关。比如,过敏体质,艾条离穴位太近,湿气重,都有可能出现灸纹。


灸得脓出,风寒乃出

古代的疤痕灸出现灸疮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除病邪达到效果。古代中医应用疤痕灸养生保健治疗疾病。《针灸易学》中有“灸疮若发,去病似把抓”之说。还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的都是疤痕灸。

灸疮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祛除体外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小品方》说道:“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虽然灸花有碍观瞻,但古人认为“能忍一顷之灸,便有再生之理。”此灸法最早记载于《针灸甲乙经》,盛行于唐宋时期。


灸花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形态呢?

人体在寒气重、湿气重、经络不通的时候,灸花出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经络越不通的人、湿气越重的人水泡就会越大;初次艾灸的人,会出的多并容易出,经常艾灸的人,耐受力会增强,水泡出的相对来说会比较小和少。艾灸时间越长,也会出得越大,反之会小。起的灸花小,预示着这个部位下一次还可以再灸,如果灸花出现得太大,就不能再灸了,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出现灸疮怎么处理

现在很多人是忍受不了灸疮的,尤其是有的人有了灸疮迟迟不愈合。
有了灸疮,艾灸先停一停,待灸疮愈合后,继续施灸,如果灸疮面积较大,还必须用温和灸的方式来温灸疮面,这样灸疮会结痂,愈合的也就快一些。


1、出现灸花后,等灸花好后再在这个地方艾灸;
2、如果是很小的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可将针消毒后刺破,再涂抹红霉素软膏即可。
3、如果创面较大还化脓了,可以使用艾叶放3倍水煮开15分钟,放温后将化脓处放艾叶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让创口自然干燥,一般一次就可清理掉脓疮,创口在几天内形成新皮肤。
4、不管是什么创口,都可用艾草灰和香油(芝麻油)调配后涂抹,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从水泡颜色辨体内湿气

水泡为无色,说明是寒湿;
水泡为黄色,说明有郁热的表现;
水泡为血水样,说明体内湿毒很盛;
艾灸的地方痒,则该部位有风邪。


灸花破了可咋办?

日常生活中出现灸花后,难免会有这样的问题需要解决——“水泡要怎么处理?”“这要是破皮了会不会感染?”

《中国灸法》中记载了灸花出现后的处理方式如下。
施灸后局部皮肤有红晕灼热感,不需要处理,经过数小时就会消失或有一些黄色的瘢痕。

若灸后皮肤起了水泡,小的水泡可以自行吸收;
灸后皮肤起的水泡较大,可以用消毒过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敷以消毒纱布固定,或用淡膏药覆盖。

总之,不论起了灸泡或者灸纹,都不要太慌张,因为这是代表着你的疾病正在好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