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拳的基本理论、特点与技击方法

 恰恰365 2018-10-07

         一、基本理论;梅花拳在套路演练时要求:心静志专、捶自心出、拳随意发、以意运气、以气催身、以身催手、以手促力。心意一发,四肢皆动,行于三节,现于四梢,统于五脏。头要领起,胸要现起,腰要竖起,唇要虚合,舌要轻抵上颌;气要沉于丹田,运用内部呼吸。但呼吸必须自然,而非故意向下鼓气,气勿上拔,上拔者则足轻而无力。

       初练此拳宜慢,从慢到快,快慢相间。慢不可痴呆,要神气鼓荡;快不可错乱,要分出劲别。此拳,欲刚则刚、欲柔则柔。柔中藏刚,刚中藏柔,刚柔相济。化刚为柔,则可去拙力,柔中藏刚,则可生新力。演练时,要力从脚跟起,发于腿,行于腰,现于手。一动则百骸随,一屈则通身屈,一伸则通身伸,伸要伸得舒,屈要屈得紧。身似弓,手似箭,心如火药手如弹。练时面前如有人,对敌面前如无人。握拳如卷饼,伸掌似瓦垄,有虚、有实,有阴、有阳。手腕要活,不活则不灵,手形变换要快,不快则迟钝。但发手不论快慢,都要打到分寸,以意运气,贯到手梢,既不可流散,也不可用拙力。眼要平视,光线四射,顾视左右要快,收视返听要含光。眼随主手,不可斜视,斜视则神散而心不专。

         腰为上体之关键,腰劲宜实而勿软,宜活而勿僵。腰要下垂,不下垂则不能气沉丹田,气不归丹田,则上体轻浮,而立足不稳。足为下体之根基,梅花拳在用足劲时自然灵活,足起有根,动转有位,或站而游,或连而遂,或腾而落,或挤而闪,总之发步时要稳重灵活,脚跟要先着地,脚趾要抓地。足稳则身不摇,足活则身亦活。

        二、基本特点:梅花拳内容丰富,不论刀、枪、棍、剑,长、短、软、硬,对练、套路等,其基本特点是:套路结构对称、紧凑,一招一式,层层叠叠,动静分明,动作快慢相间,刚柔兼备,纵跳翻腾,连打带拿,招式朴实,变化多端,攻防意识强,使用价值高。拳术套路布局多呈“中”字形,器械套路多呈“米”字形,各个方位成对称状。

         三、基本技击方法:首先要抢方位、察地形、占巧地。不能察形审势者,必不能防人。如,交手时,必要占先,意要胜人。脚要稳、手要准、眼要随、心要狠。手不向空起,也不向空落。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发手以得人为准,不见形为妙。面前手来不见手,胸前肘来不见肘。手起脚要落,脚落手要起。手到足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足亦到,击敌如摧草。善击者,还必须手要快、眼要明、身要灵、步要轻、胆要大、心要整。闪、展、腾、挪切莫忘,偶身靠打在其中,机智连环要紧凑,审势运动如猫行,谨慎小心要牢记,以巧取胜始成功。

          梅花拳技击训练总的要求概括为四字,即:胆、智、力、艺。所谓“胆”,就是在技击训练中注意培养敢于拼搏,不怕强敌,勇于献身,压倒一切,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精神。只要有这种精神,在实战时才能使自己不断增强信心,掌握战胜对方的主动权,并迫使对方从精神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在实战技击中,还应特别强调,胆愈大而心要愈细,心不细则漏洞亦出,容易失利。心细者并非心寒,胆战心寒者必不能胜人。

         所话“智”,就是脑子要灵。因此在技击训练中,必须注意和培养格斗者,闪展腾挪、机智灵活、避实就虚、随机应变的能力,充分发挥技术战术上的优势。

         所记“力”,就是指功夫和功力。在实战技击中,如双方功夫、功力悬殊,功夫深、功力强者,则必胜无疑。因此梅花拳在技击训练中,尤其讲究身体基本素质和基本功的锻炼,要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拳打七节六背,脚踢四面八方。拳谚说“一力降十会”的道理在于说明力量是技能技巧的基础。

        所记“艺”,是指实战格斗的技术和技巧。胆不大不行,脑不灵不行,功不深不行,艺不精不行。为此梅花拳在技击训练和实战中,特别强调学习和掌握并发挥技术优势去战胜对方,平常训练要求:拳来肘拨,顺来横击,横来崩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则上手,近便用肘,远则脚踢,近便加膝,人来伏身,足来提膝,远躲近要摔,贴身用靠挤。这些都是梅花拳的基本实战技艺在实践中的体现和运用。

        技击的战术原则: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虚击实,避实击虚。静以待动,动以处静。不动如山岳,动则如雷电。即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